这几天打开手机,总能看到感恩节的字样,老实说对于这样的洋节我没啥兴趣,所以根本没兴趣了解感恩节到底在哪一天,介日由来,是什么意思的节日……毕竟还是习惯传统节日多一点,对于洋节一直都是听过没见过。
一个人懂得感恩,还需要节日证明还是怎么的?网上看到感恩节字样都是一瞥而过,可是生活中遇见感恩节,却怎么也逃不开,躲不掉。
昨天单位提出本周五晚上要让各班组织感恩节主题班会,邀请家长来参加。接着下午上好的时光,就全部用于讨论活动了,一会让分组讨论,一会又说要演练,总之是折腾了一下午,啥也没干,啥也干不了。
这边活动事宜还没讨论出个结果来,那边又说要汇报学员学情,全是纸上谈兵之事,在我眼里教育是实业,只有实实在在做好事,才有好的结果?可如今一切都不是我想象的样子。感觉上班期间除了每日的晚辅,周末的授课,其余时间都干着与教学毫无关系的事。尤其严重的是晚辅,上课期间也参与了太多与上课不相符的因素,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过份的商业化,导致工作做成了一团乱麻。想起前几天要求汇报学员学情,我说了几个典型学员情况后,顺便来了句,到底该怎么办啊!我都有点黔驴技穷了。结果领导回复了个闲了和你聊,就再无下文了。这样的工作有何意义呢?别人的孩子大家评说一番,不去帮助他就算解决问题了,想来都很荒唐的。
如今这个感恩节,孩子是道具,老师是工具,学校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好极度煽情,感动到家长,让家长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校区的好。一份好意唯有表白,才能证明存在感,不要也罢。
我承认我是老了,思想out了,跟不上形势了。有人说当你看不惯的东西越多,说明你就老了。我想我现在就是这种状态。老了,是真的。我快乐的接受这个事实,也优雅的在老去的路上从容行走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准则,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在乎的东西。我这个年龄了早已可以分清好与坏,善与恶。只是我更在乎行动和内在的东西,不再轻易被表面的浮夸所打动了。比如感恩节,我喜欢发自内心的感动和表现,而不是演绎性质的表白。真正美好的东西是演不出来,也说不到位得。因为真的美好是无法掌控的,因为它是对方的一种感受,表面的浮夸只是一种表象,并不能彻底改变什么?一个人的感受与她的出生,年岁,甚至经历都有关,不是别人两句好话就能改变的。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昨天晚辅结束时。班里组织孩子们彩排感恩节目时,有个男孩子哭了。我忽然想结识这个孩子也很久了,对于他母亲是个缺席者,从未听孩子提到母亲,也从未见过孩子的母亲,这么久以来孩子大小事宜一直都是爸爸出面的。会不会有什么隐情呢?我的心不由揪了一下。
于是我走过去,安慰他,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不想彩排就可以回家了,不要哭了。”听了我的话孩子像得到赦免一样,赶快收起书包,挂着泪就要逃一般的离开。我走过去,替他擦了眼泪说,慢慢走吧,注意安全。孩子没有抬头,但我感受到了他的如释重负。我也瞬间轻松了好多。
干托班这么久了,其实不用问,我都知道经常上托班的孩子大多情况不是单亲,留守儿童,就是父母是事业狂,不管怎么样的情况,孩子从一定角度而言,其实都是缺爱的。感恩节的活动势必会勾起他们心头不愿触碰到得柔软。孩子们还小,有些事还搞不明白,有些事无法接受都跟正常。我们这种以商业性的目的为契机,过节的形式,其实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并非是一种呵护和关爱,谈何感恩呢?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有意无意的伤害着别人。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可以从心里掌控一个人。这样的想法大多时候都是自欺欺人的。一个人被别人臣服,不是因为欣赏,便是因为被迫,每个都有生活的软肋,孩子也不能幸免。这就是生活的真相,我们谁也逃不开。
小小的圈子,大大的社会。人生不易,学会珍惜。相信懂得感恩的人天天都是感恩节,不懂得感恩的人过多少节日都一样,永远不懂得感恩。心存美好,生活处处充满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