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福,心像一棵开满花的树。
——题记
一直以来,我都不算一个努力的人。
先从上学时说起吧,打小我就属于“别人家的孩子”一类,聪明、懂事,从小学到初中一路杀来,没有敌手。但因为是在小地方,也不知道“天外有天”一说,我的成绩之于我的努力,是远远不成比例的,不要说课外班了,连作业都从来没写到十点过。
高中,成绩稍有下滑,学了文科,每天仍是吊儿郎当,心中有点焦灼和迷茫,但又踏实不下来,比不得班里的拼命三郎,结果高考惨遭滑铁卢,上了省内的师范院校,也许为了一洗前耻,大三时卧薪尝胆,努力一年考了研,毕业顺利回了家乡的学校当老师。
走出大学校门,摇身一变成为一群娃娃的头儿,我的心里交织着两种矛盾的感情,既有着高学历光环下的优越感,又因为缺少经验而无所适从。而中学繁重的工作又是超乎我的想象的,每天有改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还有考完试的质量分析,那恐怖程度真是刀刀见血,当倒数的你的名字被扩音器放大无数倍传进每一个同行和领导的耳朵里时,我的脑海里竟电光火石般闪过初中唯一一次因为熄灯后说话被查寝老师训斥写检查的画面,时隔十年,这两件事竟碰撞在一起,可见它们的惨烈程度给我的心灵带来多么大的伤害。
于是,没有它法,姑娘,收起你的那点清高吧,为了自尊不碎一地,努力吧!
我开始如一只畏手畏脚的小老鼠,悄无声息地潜入其他班级,找个不起眼的座位坐下,认真记下讲课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谦卑如小学生。有时我也会被老师讲课的内容吸引,忘记自己的身份,跟着学生一起回答问题,惹来一群惊诧的表情。
我开始翻开大学时都没有翻几次的专业书,只是为了解决备课时的一点小小的疑问,我绞尽脑汁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展示,举行课堂朗诵比赛等等,我开始为每一个孩子写个性化评语,有时带着问题纠结到半夜。
我开始变得努力了,这努力的程度超过了上班前二十几年的总和,在努力中我慢慢发现自己的普通,在教师这个群体中,我既缺乏经验,又没拥有天生的激情和感召力,也不多才多艺,再不努力,何来自尊?
我工作的前三年就在这样的紧张和充实中度过了,原本我以为这样的付出就是我对生活最好的交代了,直到结婚并很快有了——孩子。
孩子!这个仿佛从天国寄来的快递,我是他的第一收件人,从此之后,生活永无宁日,一地鸡毛。原本我以为把自己全身心奉献给工作已经很伟大、很悲壮了,可现在才发现能坐下来不被打扰地工作一会儿是多大的幸福呀!原来在一周工作之余,能与好姐妹约起来逛个街,忙里偷闲,现在连觉都睡不够,哪来的力气瞎逛?原来中午固定午休,现在一夜都要醒好几次,还哪有午休的福利?
也曾抱怨过,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分身乏术、焦头烂额之时,多想做回几年前的自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可这一路走来,又有哪一份努力没有回报呢?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永远是无可替代的唯一,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是我的唯一。在学生眼中,我是他们初中记忆里唯一的小杨老师。在父母眼里,我是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不让他们再操心的唯一的女儿。我在生命的长河里负重前行,没有时间在意沿途璀璨的风景,却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了最好的礼物。
面对眼下及未来的生活,我还是要对自己说:“努力吧,生活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