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将军李四》目录
上一篇:《将军李四》武都(30)
本回目:江云
(1)江太守口中的“江云庄”,我没有听说过,但是江云这个人,我是知道的,我最早在河口郡许家村扎马步的时候,就听师父许正风说过,武圣人是江云,天下所有的武功都是出自他老人家的。
我在八里郡又多方面了解,才逐渐的补充完整这个武圣人的故事。
江云的时代,已经据现在有两三百年了,他的出身就是在这江州郡。江云酷爱武功,从小就学了长拳短打的本事,他有很明确的目标,就是为了“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三十岁之前的江云,可以说是“内心住着个将军梦”的普通学武人。
一说,他一共参加了四次武考科举的,也有说他一共参加了五次武考科举的,屡考不第,最差的一次,居然连郡城的内部评选都没有选上。幸好江家是大户,也不在乎。
三十岁之前的江云,武功学的很杂,刀法、剑法、长拳、鸳鸯腿,各门各派的武功,他都学了很多,据说,他学的并不差,在跟别人一招一式切磋的时候,往往能占上风。但是,在实际对战中,往往太死板。比如在对战中,处于上风了,就要赶紧扩大优势了,但是我们的武圣人江云选择按照套路打完,处于下风了,就要及时的抽身回来防守了,他还是选择按照套路打完。
教江云武功的几个师父说,可能他不是学武的料子。
其实,也没那么难理解,江云科考四、五次,他的内心很希望被认可,这种执念让他多了一些刻板,而少了太多的随性。
可以说,三十岁之前的江云也就是个二流、三流的学武人,还有一些师父已经在学武功的道路上给他判了死刑。
到三十岁的时候,江云考完最后一次科考,这一次科考完,有几种说法,有说江云痛哭了三天的,也有说江云对着江云庄后面的小河呆坐了三天的。无论如何,他是觉得自己的一辈子就这么完事了。
(2)江云三十岁之后的几年里,先从自家收藏的武功典籍开始,一本一本的去寻找问题,他认为自己循着典籍中的套路练武,如果不成,必然是武功典籍出错了,他一本一本的看,做了很多注释、修订,对于很多语言晦涩的,他就去查阅一些古籍,给它们一一做注。
这段时间的江云,被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
在他三十三岁的时候,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他的父母外出途中遭到了山贼打劫,一天之内双双毙命。
江云为了报仇,去寻找山贼。这里又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江云找到山贼了,但是没能报得了仇,被打的遍体鳞伤,侥幸逃脱,也有说江云压根就没有找到山贼,只是父母不在了,万念俱灰,遍访名家去了。无论如何,江云是没能报仇的,并且远远的走了。
江云遍游山水,期间也碰到了很多隐士高人,向他们也学了很多新的武功,在他四十岁的时候,有一次躲雨,跑到了一个山洞中,在山洞中避雨十几天,就这十几天,江云彻底脱胎换骨了,他顿悟了。
这个过程,他在开宗立派之后,反复的说到,希望他的传人能够体味他的感受,进一步得到他所顿悟的东西,他曾对弟子说:“我在山洞中,看着洞门口的雨淅淅沥沥的,内心还是一片的焦躁,我不能去回想任何经历的事情,所有的苦难都是锥心的疼痛,但是就在那一刻,我想到了水,想到了《道德经》中的‘水利万物而不争’,又想到了‘心如止水’,我突然反省了我三十年的所作所为,内心有一个小小的声音‘放下执念’。”
这次山洞中的顿悟,使得江云开创了太极剑法,此剑法如行云流水一般,凭借此剑法,江云再去与人切磋比试,发现已经武功大成了。
江云在六十岁的时候,重新回到了江州郡,江云离开的时候,只有三十几岁,算是个青壮年,回来的时候,六十岁,已经是一个头发微白的老头了。
(3)江云回到江州郡的时候,带来了十个弟子,都是他在外出游的时候收的,这十个弟子为了表示对江云的尊重,也都改姓了江,他们文质彬彬,行事与学武的人大不相同,称为江门十书生。
那会儿,江云年龄已经大了,就由这十个人创立了江云庄,开宗立派,广收弟子,再收的弟子都是拜在这十个人门下的,江云极少显露自己的武功了,后来,这十个弟子中的老六、老九、老十为了平息周国与北蛮国的战争,万军之中,取了北蛮国将领的首级,由此,名声大震,成为周国的第一大门派。
江云不显露自己的武功,偶尔指导徒子徒孙,也是讲学的方法,他一般在江云庄的大厅里面,讲太极剑的精髓,讲天下武功的精髓,讲的最多的,就是他在山洞中顿悟的过程。
生前封圣的,五百年来就只有江云一人,他被大家尊称为武圣人。老子、孔子,他们在当时并不被广泛认可,也只是死后封圣的。
在江云八十岁的时候,自己知道大限已至,就召集了自己的十个弟子,给他们讲了四个字:从心而动。
为了让这四个字刻在他们的心里,江云拼尽了最后的力气,在江云庄后的悬崖峭壁上,用剑刻上了四个字。写完这四个字,江云终于支撑不了,由此陨落。
我去看过这刻在悬崖峭壁的四个字,一气呵成,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但是依旧风采飞扬,彷佛就是昨天武圣人刚刚写上去的。但是也能看的很清楚,在“从心而动”的“动”字上,最后几笔隐隐的没有那么有力了,显然是武圣人精力枯竭了。
武圣人并不看好江云庄的发展,他死前对十个弟子说过,江云庄可有可无,只希望他的弟子能把他顿悟的东西传达给后人就好了。
开始,武圣人的十个弟子还是兢兢业业的为江云庄操持着,只是最有天赋的大弟子与三弟子在理解武圣人的武功时出现了重大的分歧,最终,三弟子带领着一部分门人远走他乡,大弟子坚守的江云庄也慢慢没落了。
(4)大弟子叫江一舟,他在后世被尊称为武痴,他担心武圣人的武功会传承不下去,就在江云庄后面,修建了一座练武场,练武场中有设计好的机关,按照武圣人的思路一关一关深入。几百年了,没有一人通关。
江泰山太守与二王子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如鱼得水”了,两个人一刻也不能分开,醒着就开始喝酒,喝醉了就睡了,接连几天,明明都在太守府里,我都没能见他们几次。
还好,我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有个教头带我和小七去了江云庄,江云庄还有庄主,也有一些弟子,但是功夫与传说的武圣人江云已经毫无关系了,甚至,都很难相信江云庄的弟子是武圣人的传人,他们的武功一般,武功最高的一位,也勉强与我打个平手。
带路的教头说:“江云庄之前的规矩,闯荡后山的练武场,只能是一个人去的,但是,近百年来几十名闯荡的,没有一个囫囵出来的,所以,后面就改了规矩,允许每次两个人一起去,你带着七公主一起吧。”
“会有危险?”七公主诧异的问。
“回禀公主,闯关的人会有危险,李将军如果有什么状况,您及时把消息带出来就好了。您不会有危险的。”教头说。
我跟小七没再跟他们多说,执剑闯入了江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