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第三章:设计课程。
本章开头提到:21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创造学习型课程的才能。
关于课程的含义,通过查资料是这样说的: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场所里,按照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以及受教育者本身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地设置一系列具有先后顺序的学科、活动和环境的总体。这些安排的总和就是课程。课程包括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环境。 课程的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的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不仅包括明确陈述的、外显的、正式的教学和教育内容,即显性课程,还包括那些非正式的、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学内容,即隐性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了解了课程的概念,在想想,其实现在很多教室,“创造课程”并没有进展。书中提到“创造课程”可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这三种活动阶段是不能加以区分的,因为在实际创造课程中,是以“教室实践”为中心,同时进行“设计”、“反思和评价的”。比如说:秋天的到了,语文老师为了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可以开展一个以古诗为载体的“菊花课程”,时间一个月。每天早上背诵一首关于菊花的古诗,简单了解古诗的含义。期间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观赏菊花,搜集关于菊花的种植,颜色,种类,用途。菊花课程结束,进行分享。活动结束后,学生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总的来说,创造课程是一种挑战,是建立在教学和活动实践中的。对学生来说,是习惯的养成,是逻辑思维的提高,更是生活实践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