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正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正确看待在推动工作,干事创业等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错误,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撑旗、为尽责者撑伞、为实干者加冕、为创新者喝彩,引导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上“严守规矩,不越雷池”,在事业追求上“勇于担当,大展拳脚”。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立根铸魂,在思想上“充电赋能”,坚定担当作为、奋勇前行的信念,不断增强“想为”的自觉。“三个区分开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担当与作为首先来自思想上的觉悟,对信仰的坚守、对工作的忠诚,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保证。道德观念、人生理想、政治信仰是守住底线,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石。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锤炼,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提升理论学习水平,强化思想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底线风险意识,警钟长鸣。在改革发展中把握好“有为”与“勿为”的分寸,既不回避错误,也不遮掩失误,更不能趁机谋私利。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在行动中强化保障,卸下“多做多错、不干不错”的“包袱”,不断增强干部“敢为”的信心。完善问责监督机制,加强干部关心关爱,对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要进行综合研判,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让担当作为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党员干部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主动担当奉献,遇到矛盾不退缩、碰到问题不回避,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百折不挠做好自己的事,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将“硬骨头”一点一点啃下来。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不怕风险、不怕麻烦,奋勇搏击、常抓不懈,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和拼劲,切实把改革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重视能力培养,引导党员干部知行合一,成为改革工作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不断提高“能为”的水平。着力提高干部改革攻坚、破题破难的能力水平,补短板、强弱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党员干部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以一抓到底、一以贯之的态度推动改革事业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保持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韧劲,聚焦阶段任务,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担当,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不动摇、不偏轨、不停顿,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改革事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