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这个标题的时候,习惯性用他,但是后来想了想,有时候看到读者留言,说现在好多文章都是站在女性角度上去考虑的,没有替广大男同胞说过话,所以我还是改成了ta。
其实无所谓偏旁,也无所谓爱情,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把原谅当做是一种习惯,或者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我善良,但是善良久了,就变成了软弱。
写这个话题的原因是今天看了一部当时想看但是没有空看的电影《原谅他77次》。故事很简单,两个相恋十年的男女朋友,女生在一个本子上写了自己生气的77次,当最后一次,女生就选择了离开。按照一般结局,应该就是《春娇救志明》那样happy ending,但是我最喜欢的点是这部剧的后来并没有重归于好。
这两部电影其实有共性,但是导致结果不同的,我想最大的区别是年纪吧。春娇已经不再年轻,爱了志明那么多年,所以当志明懂得回头的时候,春娇依旧张开怀抱等着。但是《原谅他77次》里面,亚当和伊娃还年轻,他们现在还有机会重新来过。
说道年纪,就觉得有点悲凉,为什么因为青春不在我们就只能得过且过,继续原谅,为什么因为还年轻,我们对待感情反而不难么认真,总是有一种玩闹的心态?究竟那个衡量尺度在哪里?
就像电影里那本笔记上的话一样:你究竟要心碎几次,才懂得真分手?
2.
身边有朋友吵架的时候总把“分手”两个字挂在嘴边,我们劝她说千万不要说,有时候说多了就成真了。我们似乎总是本着劝和不劝分的理念,在一次次教导别人不要分手。杭州电视台有那种老娘舅的调解栏目,大多情况下也都是劝和好,作为旁观者,谁都不想去当一段感情的破坏者,可是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自己呢?
旅行的时候遇到一个也是只身旅行的姑娘,他是刚和男朋友分手所以一个人出来散散心。正好我也是一个人,所以我们就结伴玩了一天。
那天玩的时候,我听的最多的就是“我和他”这样的字眼,似乎他们曾经也经常一起旅行,后来晚上的时候,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既然你这么想他为什么还分手?”
那个姑娘笑着跟我说:忘记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想他也是习惯了,但是我不想和他一起把以后的日子变成为了他,就像他妈一样照顾他的一切,还要任他出去撒野。
我问她为什么这个时间分手,毕竟快到情人节了。她说:分手哪里会选什么黄道吉日,只不过就是某一天你看到了他以前犯过的错又重复了,然后那个时刻,我突然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然后我才决定算了的。
3.
是啊,
所有的分手都不可能是突然说出口的,总有一些原因,是我们死皮赖脸也不愿意承认的,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真的伤了ta的心。
电影里把对方犯下的错用本子记录了下来,可是生活中,其实那些犯过的错都在我们脑子里,每次吵架的时候,总是能说出之前那些不满的事情,谁说大脑的存储能力不够呢?
我们记得自己原谅了ta多少次,可是我们忘记了告诉自己原谅多少次之后就“真分手”,大脑就像是橡皮筋一样,负荷太多就失去弹性,然后所有的原谅就变成了理所应当,好像我本来就应该这么做,本来就应该原谅ta。
我有一个朋友熬了五年才和女朋友分手,其实我很佩服他能熬这么久。
他的女朋友太紧张了,每次朋友出去聚会,八点以后电话基本每十五分钟来一个,当时觉得这种是秀恩爱,可是次次都这样就会让人觉得女生不大气。分手之后朋友说那个姑娘整天翻他手机,翻聊天记录,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比如某个人在他的每条朋友圈下面都有点赞,姑娘就开始一番盘问,其实人家只是习惯性都点赞而已。
最开始觉得是因为太爱了,所以就算了,反正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后来,从手机的不自由变成了身不由己,出差正在和合作伙伴吃饭的时候,姑娘的电话就打来了,出于礼貌男生摁断了,于是姑娘就开始狂轰乱炸,连他爸妈都找过了。
鉴于这种让朋友无法忍受的“神经质”,果断地分手了。其实后来姑娘也缠着复合,朋友心软答应了,但是没过多久,又变成老样子了。终于,五年的长跑还是画上了句号。
4.
看到过关于星座记仇的排行榜,其实无论哪个星座,我们都挺容易原谅别人的,有的人觉得“事不过三”,有的人觉得“一次就好”,有的人则是“无限期”。
电影里,伊娃问记事簿的设计者:“为什么要是77次呢?而不是33次或者99次?”对方说:“因为7次太少,7的77次又太多,而77就是一个人忍耐力可以做到的,如果还有很多次的错误,就不能再忍受了。”
看的时候不太明白,于是我就去搜了一下,搜到有说:耶稣对信徒说,要原谅你的敌人70个7次。犹太人以7为完全数,因此70个7次是无数次的意思。
上了年纪的人告诉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要互相忍让理解,要学会原谅,比我们年轻的人说“世界那么大,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我们就像是不止所措的人,不知道谁的话是对的,或许都没什么错,只是走向的方向不同而已。但是我们自己呢?原谅多少次,才决定真的放手?
或许77次就挺好的,不像99次那么让自己无望,也不像33次把爱变得那么轻易。其实也不一定要等到第77次,或许就像是旅行的那个姑娘,有一天你看到ta,突然觉得这个“需要原谅”场景似曾相识,那就算了,要不然,你就会习惯这样的场景。
作者简介:贰鹫,愿四海为家,浪迹天涯。微信公众号:erjiuya,微博@贰鹫不吃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