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自己是有使命的人。一路走来,慢慢知道,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使命。而在这半生的经历之后,也知道自己性格上的一些弱点。年轻时候确实是懵懵懂懂,不如现在的年轻人,很早就明确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后来,随着家庭和事业的各种追求和影响,感觉想要追求的东西越追越远,越来越感到压力和焦虑。四十来岁之前,似乎一路顺风,想干什么就可以成什么,但后来,随着自己的欲望膨胀,发现离初心越来越远。近些年来,开始反省自己,努力学习和修行,想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一直不得要领,在事业上也越来越困惑。
感谢发小兄弟长江推荐来的《性格修正:如何突破你的原生性格》一书,快速的边听边看了一遍,感觉挺有收获的,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帮助。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有一定道理,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特点,世界因此才丰富多彩。但很多人都被这句话限制了,以为自己或别人的性格已然如此,不能再改变了,对由性格带来的痛苦、挫折、平庸也认命了,用“性格即命运”来安慰和说服自己。这种认识既不符合辩证法关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我比较认同,到现在为止,我依旧不愿意放弃努力,依然怀有梦想,相信命运可以改变,重点从改变自己开始。
对我来说,最主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了。
我现在比以前更务实,愿意从一件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我相信就会有所改变。在简书上日更已经坚持了483天,编撰和转发了596篇文章,将近160万字,我觉得满有收获的。虽然没有任何金钱和物质奖励,但感觉蛮充实的。我相信我的第一个目标,写到三千天后,会有一个质的飞越。我也希望未来,可以把我们家几代随着时代潮流的沉浮更精准的写出来,而对后代有一些启发,也是对前辈最好的记录和缅怀。
本杰明·哈迪 所著《性格修正:如何突破你的原生性格》一书,对于我们后天如何修正原生性格、成为更好的自己有很多启发。
人类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为了适应环境、适应目标而改变自己。就像心理学家吉尔伯特说的:“人们总是误以为自己已是成品,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半成品。”
总之,这里,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性格是流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关于性格的真相
3种错误认知
性格能够以类型区分(性格测试没有可选依据、特定性格标签)
性格是稳定持久的(随时间推移性格会发生变化)
性格是由过往经历塑造(当下的性格依然由自己掌控)
性格真相:
性格是动态的、灵活的、可塑的
不需要被所谓的性格类型束缚
可通过制定目标和持续努力有意识的改变
有意识的塑造性格
1、关键路径:目标塑造行动,行动塑造性格
2、具体做法
给未来的自己画像:未来能做到现在做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
确定一个具体目标:目标越单一,越具体,达成目标的欲望越强烈
付诸行动
实用技巧
提醒标记:有限生命里专注做要紧事
选择项忽视:忽视掉影响自己达成目标的信息;把欠缺的那部分作为重点去改善。
强制约束:时间约束、金钱压力(花大金额报班)、外部奖励
成为新人必须有新的目标,有更坚定的坚持,凡事过往皆是序章!
我们要明白:决定并创造更大的未来并不是白日做梦。你必须直面你一向回避的那些令你不舒服的真相,做自己的主人翁。你的梦想之所以不能实现,是因为深藏在你心底的创伤让你沉溺于过去,打压着你的信心,封闭你的想象力。创伤确实是改变人生的重大事件。但更常见的情况却是,“创伤”会深入到小事和谈吐之中,进而限制你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能做成怎样的事”的认识,让你的头脑变得封闭。
此事不容忽视,一定要重视。
不仅如此,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倾向于让你保持当前的,或者说基于过往的身份认同和行为模式,而非鼓动你更上一层楼。
本书将激励你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事实上,将人生建立在性格测试或任何其他外在指标上的做法都是幼稚和懒惰的。诚然,教导和指引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有益的,但成熟的关键在于自己做决定、制定有意义的目标,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和他人。
太把性格当回事就是在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它会使你把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责任都交给外在事物;使你不再努力去寻求改变,限制改变的潜能;使你不再专注于怎样做能让人生更美好,只试图发现或认识自己无能或受限的原因;使你不再提升自我,一味屈从,接受所谓“真正的”自己。
在内心深处,你知道这些都是昏话。在内心深处,你想要做到更好。你想要相信自己能改变人生,甚至是彻底的改变。或许你已经放弃了希望,觉得改变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确实想要用有力而慎思的方法改变人生,本书将会教你如何做到。
《性格修正》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性格。而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不是你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你未来想成为什么。
对性格的一些错误的认知:
1.性格能够以类型来区分。
在很多性格测试中,人被分成了很多不同种类。有的是十六类,有的是九类,还有的是六类、四类。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溯源的话,会发现,其实大多性格类型测试并没有科学依据。
有些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开发的性格测试,有些则更像是一门玄学。我们能在市面上见到的各种性格测试,几乎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很多学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的性格不能用简单的分类来概括。它会受环境、文化、行为等上千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因人而异的状态;甚至对于同一个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角色的变化、一些事件的发生,他的性格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作者认为,以特定性格类型来区分人群,一个主要的弊端就是,它会让你用一种局限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比如,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某些事,就放弃了到眼前的机会;也可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想着“我这种性格本来就不适合这种事,还是放弃吧”;又或者,在跟伴侣产生矛盾的时候,不去努力解决,只是想着“可能我们就是性格不合吧”,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在把性格类型当作逃避的借口。而一个不用特定性格类型来定义自己的人,他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会更开放、更积极,也会因此解锁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2.性格是稳定持久的。
有一项调查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一些少年进行问卷测试,别用来测评自信心、坚韧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创造性和求知欲这六项性格特质。63年后对当年参与测试的部分人再进行测试,两次测试的结果几乎没有重合。
研究者因此得出的结论:性格不是稳定持久的,而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如果你观察的时间足够长,它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
假如时间跨度短一些,性格是否有确定性,是否会改变呢?研究者发现即使是在十年间,一个人的性格,包括兴趣、目标和价值观,等等,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同时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即使一个人能轻松意识到,自己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显著的性格变化,但如果你问他,你觉得自己的性格在未来十年里会有变化吗?他还是大概率会说不会,或者只会有微小的变化。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叫作“历史终结错觉”,指的是,人们经常会认为,自己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成长了许多,当下的自己已经是一个“进化好”的“成品”了,未来不会再有显著的变化。但事实是,人类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为了适应环境、适应目标而改变自己。就像心理学家吉尔伯特说的:“人们总是误以为自己已是成品,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半成品。”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性格是流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3.性格是由过往经历塑造的。
现实中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因果论,凡是现在存在或发生的事物,都是由先前的一些事件导致的。包括性格也是如此,比如,一个在学校经常受捉弄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自闭;一个认为自己遭受过背叛的人,可能会变得多疑;一个认为自己不受父母重视的孩子,可能会更争强好胜、想要证明自己,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个原本在学校经常受捉弄的孩子,可能在多年之后,再谈起那段经历,发现其实都只是一些小事,而自己已经根本不在意了;一个认为自己遭受过背叛的人,可能后来发现对方也是情有可原,最终主动和解,打开了心结;一个认为自己不受父母重视的孩子,可能有一天终于发现,父母并不是不重视自己,只是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其实为他默默付出了很多。
我们在这些例子里能发现,客观来说,这些人的经历都没有变,变的只是他们对过往经历的看法;所以,事实上,不是他们的经历本身影响了性格,而是他们对经历的看法影响了性格。
心理学家布伦特·斯莱夫博士在《时间与心理学解释》这本书里也写过:“我们会根据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来重新解释或重构记忆。”
就是说塑造当下的你的,并不是你的过往经历,而是你怎么看待你的过往经历。一些人的性格之所以很难改变,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一直没有改变。
作者希望我们记住的是:虽然你无法改变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的是,如何看待过去;造就你当下性格的,不是过往的经历,而是你对经历的看法。
怎么有意识地塑造性格:
关于性格塑造的一条关键的路径,那就是:目标塑造行动,行动塑造性格。
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塑造或改变性格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才是,而性格改变只是我们通往理想中的自己的这条路上的一个副产品。
1.给未来的那个你画像。
之所以要说“那个你”,是因为根据作者的建议,我们需要把未来的你跟现在的你分开对待,不要让现在的你限制到未来的你,尤其是不要让“性格不适合”成为限制的理由。比如,你现在可能是一个怯场的人,但你依然可以把脱口秀演员作为自己的未来画像;你现在可能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但你依然可以想象未来的自己是一名成功的科研人员。所以,在给未来的你画像的时候,要相信,他能做到现在的你做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2.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注意,是一个,不是多个,因为多个目标可能会打散你的注意力;而单个目标才会带来专注,专注则会带来强大的行动力。
这个目标一定要具体。像“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成为一名成功的科研人员”也都只是一个未来画像,不是一个具体目标。一个具体目标,得是可以明确度量的。比如,“在一个1000人的体育馆里开自己的脱口秀专场”,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这些才是具体目标。学者们发现,目标越单一,越具体,你达成目标的欲望就会越强烈,这个目标对你的激励效果也就越强。
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以后,就是把它付诸行动了;而在这个行动的过程中,你的性格、习惯都会逐渐发生改变。
技巧
1.提醒标记
举了个例子:美国艺术家詹姆斯·惠斯勒曾经画过一幅惊为天人的玫瑰图,很多收藏家都想买,但惠斯勒并没有卖,而是把这幅画一直放在身边。他说,每次自己感觉手生了,或者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就会看一看这幅玫瑰图,告诉自己,“这是你画出来的,你曾经做到过,现在也还能做到。”
再说作家瑞安·霍利迪,他总会在口袋里装一枚特制的硬币,上面刻着一行字——“记住你终将死去”。他说,之所以要一直带着这枚硬币,是为了提醒自己,一个人终有死期,所以要在有限的生命里,专注于要紧的事,不分心。
这提醒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不免会因为忙于料理生活,或赚取生计,而忘记真正想要的事物。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提醒标记”,来提醒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或者为了达成目标,你需要记住的是什么。像很多人摆在桌上的座右铭,或者一些企业时刻贴在墙上的“使命”标语,也都是一种“提醒标记”。
2.选择性忽视
在《天才假象》这本书里提到过,那些能在赛场上发挥出卓越表现的、成绩最好的运动员,他们都有一种特质,就是,只会想着怎么获胜,根本不去想输的可能性——即使上个月连输了两场,但今天再次站在赛场上的时候,依然相信,自己肯定能赢。
这其实就是“选择性忽视”,意思就是,你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要学会忽视那些影响自己达成目标的信息。
比如,当你在确定目标之后,可能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说你“连开会公开发言都害怕,怎么可能上台讲脱口秀”,或者“你的两门理论课都是补考才过的,怎么可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论文”,等等。这些质疑背后的逻辑是,你某方面能力欠缺,所以不可能达成目标。而“选择性忽视”不是让我们把这些话全部忽视掉,因为它们确实提醒了你,为了达到目标,你还需要在哪方面下功夫。你要做的是,忽视掉这些话里,说你“不可能达成目标”的这部分,把逻辑过滤成“因为你某方面能力欠缺,所以为了达成目标,尤其需要在这方面重点改善”。
3.强制约束
这是指,很多时候,你要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潜能。
就像领导要你必须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开始你觉得不可能完成,但是在压力之下,你还是克服重重困难逼迫自己完成了。
跟它类似的还有,给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设立截止时间,或者为自己规定,如果任务失败了,就要接受什么惩罚。这样做可以显著提升任务完成的效率。再或者是,在开始一项长期计划前,先投入一定的金钱成本,比如,一些人会拿出工资的很大一部分来办健身房年卡,或者上演讲培训课,等等,其实很多都是为了给这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施加一个强制约束。
比如投入金钱是最强大的一种约束方式,它会让你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如果是你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投资的项目,你会更看好它,也会更倾向于持续地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沉没成本偏差”。
总结:
你的过去并不能定义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成为怎样的人,是一个选择题,是一个只有你才能作出的选择;不要让性格测试或其他外在指标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而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关键,就在于:能自己决定要过怎样的人生,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声音;能勇敢地走出舒适区,而不是逃避自我改变;能坚定地创造未来,而不是延续曾经的自己。
未来学家、作家、X PRIZE基金会创始人彼得·迪亚曼迪斯(Peter Diamandis)说过:“一个人有了使命感,他就能改变世界。你可以改变世界。我真的相信。”
迪亚曼迪斯称之为“MTP”,也就是“宏大变革使命”。
它的意涵很简单:你的使命是如此宏大而鼓舞人心,以至于追求它的过程改变了你的整个人生。你是选择使命的人。你把自己投入了进去。你站在屋顶大声喊出了那个使命。你为了它改变了自我和人生。你通过它让世界变得更好。在迪亚曼迪斯看来——我也这样认为,你可以也应当有一个个人的MTP,还要有一个职业或集体的MTP。
2019年的瓦妮萨一天的生活是2009年的瓦妮萨无法理解的。2019年的瓦妮萨的“常态”对2009年的瓦妮萨来说会非常 不舒服,甚至是没有吸引力或无趣的。从2019年的瓦妮萨的视角来看,她甚至很难与过去的自己产生共鸣。尽管如此,她仍然对过去的自己抱有同情与感恩,同时对未来感到谦卑。
现在,瓦妮萨想要做的事全都是奉献、服务与沟通。她和善了很多,更加关注他人;做事更加灵活、更有耐心,而且更注重心中的宏大图景。当我问她眼中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时,她说她眼中的自己是一位慈善家。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专业、艰深的心理学著作,而是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组织心理学博士本杰明•哈迪带有深刻自我反省性质的心理自传。作者从自身走出性格局限的实践出发,积极思考一个人如何突破原生性格、成为理想中的自我,并将思考转化为实操性很强的方法和路径。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认识性格本身。
首先是正确认识性格,其实就是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其关键在于唤醒你对自我的最初认定,而不是被当下、眼前的自我锁定、困住。这不就是“不忘初心”吗?其次是基于目标,创造理想性格。即以未来的身份认同来规范、调整现有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强化目标身份的性格。因此,作者倡导早睡、早起、写日记,强化自我修炼,提升自信。
第二部分,作者逐一分析了影响性格塑造的四大因素。
第一是“转化创伤:不让过去决定未来”,就是放下包袱,向前看。创伤或挫折,往往会对实现自我造成巨大障碍。这点我们要向伟人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领袖都是善于转化创伤、走出困境的典范。
第二是“改写你的故事:创造新的身份认同”,就是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过去的失误或挫折,而不是消极地看待。要走出过去,重构过去——重构关于过去的话语体系,与未来新的自我实现一体化“对接”。
第三是“提升潜意识:控制潜在驱动力”,是从更深层次强化自我对未来的追求。作者提供了两条建议:断食和定期做慈善。断食是通过饥饿带来的清醒,强化对自我的认知。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更容易实现自我认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过饱的状态,会使大脑因缺氧而停止思考。做慈善,是通过利他来找到存在感、成就感。乐于助人、助人为乐,“助人”和“乐”紧密相关,可见在助人的过程中,不仅能带来快乐,还会带来成就感,从而更加坚定对自我的认知与肯定,增强自信心。
第四是“重塑环境:让所在环境与你的目标一致”,是从环境的角度探讨自我实现。既要适应环境,也要为自我实现营造有利的环境,还要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有选择地取舍,让环境变得有利于自我目标的实现。我们不能和环境对抗,更不能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要善于做减法、敢于说不、不做环境的奴隶,要做环境的主人,从环境中吸收营养。这点其实和做人要学大树的观点有相似性。一棵小树苗,要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枝叶要努力向天空生长,以享受到更多的阳光、空气;根系要尽力向土壤深处延伸,以吸收土壤中更多的营养和水分;要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要忍受土壤中的肮脏和虫子。你只管吸收营养,坚定不移地生长,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那么最后,你和环境就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