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似乎不是某种物理意义的线性时间,它更像一种回旋式的东西。一代代人都将经过忧伤,愤怒,疲惫,无力,然后归于沉静。
——知君
“30岁,如果你还没当上管理层,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那你一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这是朋友K发给我的近来热议的话题,也是某种程度上具有永久热度的话题,如上说法的依据是:
一个30岁的人,工作7,8年后还没当上管理层,或者在专业领域作出突破,那只能说明,你花了七八年,都没能展现出你的能力,你的能力已经到了上限。
用现在戾气一点的说法,你就只配组成社会的材料,也许还是分属垃圾那一类的。
1.
30岁要化成一座丰碑
这种讲法当然是片面的,不充分的,甚至有些危言耸听的味道,但我们仍能察觉到这种断言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和情绪。
他可能是某种不负责任的成功学的炫耀,某种粗糙的功利主义表达。
也可能暗含了某种关切情绪,就像你常用生气的语调和绝对的语言去表达对某人的关心,所谓“亲密伤害”正是如此。
我知道K隐藏的小心思,他想刺激我这种在30岁的征途里已奔在后半程,快奔到尽头的人,且毫无危机意识和人生规划。他眼里的我,整日无所适从,仿佛与世无争,像个游荡者一般。
他常戏谑地称呼我为:幽灵。
以30岁的年龄来平断个体人生的论调,这种文化心理自古有之,至少我们都能上溯到孔子,孔老师的年代。孔老师说: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打小就飘在我们耳根子里的话。
然而,“三十而立”在古今文化气氛里所映射的价值观和内容都相去甚远,孔老师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人在这个时候做事要合乎于礼,建立自己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它更多指向的是精神层面,人生意识的警醒和独立。
现在我们说的“三十而立”,真的就要像顶梁柱一样笔直地矗立在人生30岁的关口。
如真正的勇士直面命运的凌迟,连一声嗷嗷叫唤都不许有,谁叫了就证明谁软,还怎么立呢?
30岁你要活得像岩石一样坚硬冷静,才能最终化成一座丰碑。
其实,我们谈及“三十而立”这种话题,我们往往忽略一个X因素,那就是你能不能活到30。你要知道在孔子的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几岁,跟我们如今的80岁几乎差了两个诗人海子的人生。
2.
90后的一场自黑高潮
前些天,朋友K一大清早就发了张仿佛是预示着最早一批90后快要灭绝的,具有寓言色彩的图片给我,是一系列标题的截图。
上面的每个标题就像一场自残自播和灾难报道,我以为是外星人入侵了,或是某种隐秘的疾病席卷了我泱泱天国。
眼睛快瞎了、秃了、油腻了、被打毁容了、胃垮了、出家了、卵巢衰退了等等。
在这个和平年代,你能想到的所有无论是生理的,还是精神的苦难,都可以和“最早一批90后”交合在一起,组成散发着亡灵的衰朽气息的标题。标题党也许应该改名了,叫“白骨帮”得了。
作为“最早一批90后”本人,盯着这张图片,我才意识到,自黑自嘲的最高境界是可以超越有我之境达到无我之境界的。忘记自我,才能黑出新境界,新高潮,新人生。
虽说这是一种年轻人的话语策略,以极端的自嘲方式表达自身的处境。但任何玩笑背后都是一种角色扮演,它含有某种诚实的意味。
我们自嘲的或许就是我们恐惧和焦虑的。
自嘲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防御武器,助我们消解困境,抵御焦虑的入侵。
然而策略如同面具,戴久了有可能黏在脸上,拿不下来。我们可能以同样的单调和空洞去应对另一种的单调和空洞,以同样的戾气与极端去对付同类性质的让你难受的东西。
你将被同化,甚至异化,你将不是你自己,你将成为自己策略的囚徒和奴隶。
如尼采说得那样: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要谨防自己也变成怪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我们心头也时常告诫自己:不要最终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之前“保温杯系列”我们叠加的重重幻影,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额外意义,到现在的“最早一批系列”的狂欢,他们话语的主体大都是我们90年代左右生的人,是我们持续地给“中年危机”添加娱乐的燃料。
如果说中年危机是网上所阐释的“男人四十综合症”,那么正当青春的青年人对“中年危机”的持续讨论,内心的恐慌和惊惧,就是青年人的“青年危机”。
一代人的成熟和话语,正是逐渐通过一种自嘲以及对上一代人树立的某些标志的打击才得以完成。
3.
你所拥有的一切终将改变
“最早一批系列”这种物种降临人间后,作为当事人的我还算有点同理心,不禁想到最早一批80后、70后、50后、40后、30后的症状......如果你闲极无聊,甚至可以想到公元前,想到人类的起源,把每代人的病症都在脑子里演习一遍,再取个魔鬼般的标题。
甚而,你还可以让联想飘出地球,飘出宇宙,进入科幻领域,想想外星人的代际问题和心理焦虑。
但,从想象力回到现实,我们会惊觉:最大的90后是快30了,80也快40了,70和60或许早就是爷爷奶奶辈了。
时间似乎不是某种物理意义的线性时间,它更像一种回旋式的东西。一代代人都将经过忧伤,愤怒,疲惫,无力,然后归于沉静。
衰老和长大,仿佛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当我们察觉到两鬓的白发时,当我们某些动作不能顺畅完成时,当我们精力开始枯竭,力不从心时,你不得不被迫承认你开始衰老这个事实。人类怎么可能对抗时间呢?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变化的吗?
一切的关系,你所拥有的一切终将改变。
是海德格尔说的吧,“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死亡是一种缓慢的东西,不管我们是哪代人,我们都将面临我们人生的宿命:死亡。
人怕是只有面对死亡的抉择时,才找不到虚伪的理由。
面对最终的宿命,我们人类是多希望过几种人生,多希望平行宇宙的存在啊。只是,我们只能拥有此生,人生只有一次,你只能过依照自我选择后的生活,而这也是选择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它含有一种宿命论的色彩。
在我看来,我们喜欢看真人秀,看影视剧,喜欢阅读和旅行,玩游戏,还有追星等等。这些都有一种本质上的相同,就是想过多种的人生。
我们抽离出自己的生活,投入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经历和体验,我们从中截取出获得的感悟来扩充我们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娱乐,还是严肃的东西,都是某种延展我们生命的东西。
我们喜爱的,也正是这些能延展我们生命的东西。
也许你觉得死亡是个遥远,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世事无常也仅是口头的玩笑话,安稳才是我们的活法。
《生活在别处》里说:只要我们活着,就是在自我欺骗。
然而,我们知道,又怎样,我们只有好好活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