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二:赵启轩妈妈、韩依辰妈妈
这两位家长都是我的邻居,我们一个小区的。但是事前并不知道。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2020年9月秋季开学,我申请教二年级。几年前教二年级时是懵懵懂懂的,因为由初中老师转教小学,有很多的不适应,觉得也把握不住重点。但是再次教二年级我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开学初,我给自己定了几个要求,不要让孩子书写太多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不能把要求会认的字作为书写的要求。要带孩子认真读书,让他们爱上读书。最起码,不能增加我们班孩子的近视率。
可是,接班几天后,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对于课文里的生字不能自主识字,所以我就会在学这一课之前先让孩子提前预习,注音,组词,分类等,然后就是熟悉课文。
每天布置作业时我都会提前计划好,一般是第一天先布置学生认识二类字,读一读,拼一拼,然后书空,我觉得这几个搭配对于学生认识二类字基本也就可以了。第二天会让书写带听着要求会写的生字。
我觉得效果还是挺显著的。但是我们班家长却不乐意了。觉得孩子在一年级是连课标要求会认的字也要求抄写,只不过比着要求会写的字遍数少一些。家长觉得二类字不写的话,孩子认识的不牢固,在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写一写才可以记住的。
我不要求学生书写二类字。遭到了家长的反对,家长虽然没有直接和我说,而是给班主任偷偷反映了。班主任也给我提示过,但是我确实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我没有错,课标都不要求会写,为什么要让孩子写呢,写不是加重孩子的负担吗?二年级识字量也挺大的,每课也有十五个左右,而且字也都是笔画较多的。所以,这也是我坚信不写二类字的原因。
有两位家长,赵妈妈和韩妈妈误会了。我们以为让孩子会书空,就是要会默写,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大了,孩子本来写作业就慢,加上家长要求会默写二类字(误认为的),家长又是特别认真负责,非得完成才让孩子休息,就这样孩子每天都很累。
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问过我,这个作业怎么完成。所以,他们就很有怨气,觉得我这个老师太不近人情了。
突然,有一天在微信群里,有位家长说孩子不记得作业了,让老师发一下作业。
这两位家长也按捺不住了,开始在群里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完成比较难,天天要到十点左右。
我一看这信息,觉得不对啊,不可能的,怎么可能写到十点,分明是在抹黑我。其中,赵妈妈还是我同事的姐姐呢。还拖我同事把孩子放在我们班,怎么可以这样,我对孩子也挺照顾的。
更可气的是韩妈妈还说,我之前是教高年级的,没有教过低年级。我觉得太针对我了,写明摆着不就是对我的教学不认可吗。
你要是觉得我不好,你可以给我沟通,私下说明情况也可以。怎么可以在班级群里这样发呢,而且他俩还一唱一和的。我觉得我忍受不了。说实话,我也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
我不理解,有些情绪,第二天到学校,我给班主任说。让他们家长来一趟,了解一下情况。我要问问为何在群中公开这样说,有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这样不也是引起其他家长误会吗?
给他们联系,家长都到了。然后我们开始沟通,原来是他们俩理解错了,以为要让孩子书空默写。我说,你们不明白的、不清楚的可以问。为什么要发在群里呢?
家长说:在误会的情况下,觉得我每天布置的作业太多了也有情绪,所以,想用发在群里的方式来引起其他家长的配合。
我给他们俩说明:即使是这样的话,你们不该在群里公开这样,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老师的感受呢?更何况我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老师。
家长表示自己处理方式不当。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我也不想追究太多,说清楚就好了,理不理解是他们的事,认不认可我的工作也是他们的自由。我只管做好我自己就行了。对他们孩子还是一如既往,该怎样就怎样,这事过去就过去了,我没有纠结。我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
我带孩子阅读,快乐读书吧一起师生共读,晨读课是《日有所诵》,想方设法多开展活动,读书分享会,课本情景剧,化大精力教他们朗读,开展课堂活动,比如学提问题了,写日记还配上画进行创作等,就是想方设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他们爱上语文课。口语交际也是尽量设置情景,让他们再现。
孩子真的很喜爱语文课,特别是超爱我们的绘本阅读课。我觉得孩子喜欢是第一重要的。
我们班的作业也确实是同段班级中最少的,我们班学生近视率比着一年级时没有增加。更让人意外的是我做的这一切并没有影响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反而比其他班级都要好一些,拉其他三个班级最少的平均分最少的2分多,最多的达8分多。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阅读不仅不会影响教学成绩,还会助推语文成绩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喜欢阅读,所以我也想带孩子爱上阅读。这一年我走得很艰难,有误解,有委屈,有遗憾,有困惑,也有成就感。
对了,赵同学在最后期末考试中看出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语文单科曾多次拿到第一。那位韩同学期末考试进步特别大。考出了班级第六名的成绩,这在以前绝对是不敢想的。
教师做好自己,修炼自己,淡定内心,让自己变得强大。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