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第一个月,地狱模式开局,伤心与悲愤交织。疫情的爆发犹如遮天蔽日的霾瘴,给人心蒙上一层迷茫的灰调。揆诸当下,作为一线的抗疫工作者,生生死死,他们背负的实在太多。虽然电视镜头展示出他们铿锵有力的誓词,他们的笑脸与暖心的话语,但,我却感受到某种深扎在心底的脆弱与无助。是啊,这些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一个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围墙的战士,其实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看似钢筋铁打的身体却同样忍受着光阴的磨砺,翻滚在生活的炒米油盐里。然而,于他们而言,不是没有过战栗,只是拾起了直面的勇气;不是没有过顾虑,只是唤起了奋战的激情。他们战胜了懦弱与恐惧,勇敢承担起抗击疫情的使命和担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献身医学,恪守医德。正因如此,人们对他们不仅多了一份包容与理解,也多了一份信任与依赖。人们说,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而是不被黑暗的时光吞噬;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劣,而是不被卑劣的情操所征服。人民的敬意,不仅源自于对医者神圣职业的崇拜与敬仰,更源于那份推己及人的普通人的勇气与浩浩汤汤的家国情怀。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世事沧桑变化,局势云谲波诡,然而逆行者胸腔中却装着祖国的山岳湖海,装着最初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赤子之心。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无数仁人志士,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到前线,以绵薄之力,支援武汉,为所需之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无论是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人士,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群众,无论是一线医护工作者,还是制造业通宵达旦的工人,都坚强地撑着挺着熬着,因为坚信国家凝聚一心的强大力量,因为怀抱着黎明终将到来的热切希望,或,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意义地活着...鲁迅曾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危难关头万众一心,八方驰援,这是根植在中国人心中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是绵延华夏几千年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当天南海北的人们汇聚一堂,人心重新变得赤裸和滚烫,中国人的血液在沸腾和流淌。那些打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那些不幸逝去的,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逆行者,逆私情,行公益。在这些逆行者的身上,是一种侠义精神的传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有时不得不抛却儿女私情,个人荣辱,家庭责任,选择去背负更大的使命。病毒蔓延席卷全国,确诊人数与日俱增,残酷的表象扎根在更深重的苦难之上。一旦感染,纵然生死一线抢过,也必致损伤心肺,元气大伤。然而,更多江湖人士还是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凭一身正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签订了生死契约。他们坚毅决绝的面容,让人想起金庸先生笔下,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明教面临灭顶之灾时,明教诸人视生死如无物,泰然平和地吟诵出的句子: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类此,奋战一线的勇士,有何理由不敬以侠士之名呢?
大而观之,正是疫情,让人类的悲欢相通!没有人再是一座孤岛,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人们方能感受到对生活深沉的眷恋与热爱。加缪在《鼠疫》中强调:要有直面荒诞的勇气,又要有平衡矛盾的毅力;要有反抗超越之举,又要有将爱内化为主体精神之境界。疫病犹如巨石,我们就是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每一步无比艰难却在艰难中打破生活的枷锁,回归本真和人性的真实。疾病是全人类的荒谬与苦难,然而打破单调存在的,不是等待戈多时表面的无力抗争,而是等待背后的信仰与自我救赎。无论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还是近年在非洲出现的埃博拉病毒,我们希冀全世界人民能根据正直的良心,有意识地站在受害者一边。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上,危难时刻我们能站在一起,爱在一起,吃苦在一起,放逐在一起...为了拯救大多数人的苦难而相互扶持,彼此依偎。中国,正努力为全世界做出榜样!一线的工作者,一线的战士,千千万的无名英雄,将成为人类抗疫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成为人道主义精神普照下又一座光辉璀璨的丰碑。
在隆冬,我终于发现,人人身上皆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