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有些刺眼的日子,年幼的我第一次看见了空气里的尘埃。
从此,我开始对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心存戒备。每每呼吸,脑子里总是那些漂浮的颗粒被吸进我身体的画面,于是我开始轻手轻脚的在屋子里活动,生怕惊起更多的灰尘。
即便是早晨妈妈叠被子,我都会刻意的跑到屋外,避开我以为会毒害到我的空气。
抖衣服,铺被子,又或者在小空间里活动,我都会屏住呼吸或者逃到屋外,天真的以为可以减少那些空气里的东西被我吸进肚子里。
后来,我看到电视节目讲到雨点在玻璃上留下痕迹的原因,我又开始恐惧屋外的世界,原来月球上的灰尘也在簌簌的往这里落,我心中仿佛感到了绝望,生怕有一天自己的肺会被灰尘积满而无法呼吸。甚至每当雨后我都会被解放一般的跑到屋子外狠狠的呼吸几大口空气,那是我认为最清新安全的空气了。
可是这种担忧被成长慢慢淡化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这世界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也习惯了很多。那份童真不在,看着别人和我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却安然无事,我也就满不在乎的和他们一样生活。
我开始不再小心翼翼的束手束脚,放肆着自己的动作,还会为自己以前的顾虑而感到可笑。
脑子里想着大多数人这样,我也就这样。觉得以前的那个自己太过于拘谨而体验不到自在的生活。
可是再后来,我认识了随波逐流这个词,也看到了庸庸碌碌这样的字眼,于是觉得与众不同才是生活的真谛,不一样的想法与个性才是出众的优秀。于是我开始艳羡那些有个性的人,我也学着和别人不一样,做他们不会尝试的事情,譬如听他们不听的歌,看他们不爱看的电影,读一些另类的书。
我在不同中找寻自己,但有些时候却发现真的是在勉强自己。然而我乐在其中,因为我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就能吸引到别人的注意。
越是如此,我越是自卑,心里更加羡慕那些活出自己的人,他们有的洒脱,有的拘谨,但他们总是人群里最易被记住的,而我恰恰也想当那个被记住的人。
无数次的搞怪,无数次的标新立异,我也被人关注过,到后来发现,其实这种感觉很难把握,与其逞得一时风头,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回自己,难忘的某刻和不相忘的长久是不一样的。
现在回想起这些,大概就是回忆我人格初成的日子吧。
好在我自己悟透了。
文/薛继臻;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