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668天,2024.09.11
今天早上听刘老师的课,讲到父母在倾听孩子讲述他的故事、遭遇、烦恼时,要做到“五个不”,即不打断、不指导、不评判、不建议、不预设,一心一意地做一个倾听者。而事实上是,孩子一开口说某个事,家长脑海中马上就蹦出孩子一定是怎么了的预设(预设来自于父母以为对孩子的熟悉和了解,对孩子以往行事方式的掌握,以及信手拈来给孩子贴的各种标签),接着就忍不住地想打断、想评判、想指导、想建议。这样孩子要么把想要说出的话咽回去,要么即使父母给机会孩子也不愿意说了。就如有的孩子说的那样,说了又能咋样,他们从来都不当回事,嘴上说听着呢,心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他们的态度不变,说了也白说,还不如不说。那孩子为什么越大在父母面前话越少,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交流呢?主要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创设一个尊重、平等、安全、放松、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把想要说的话说完(不论对错、好坏),说个痛快。常常是孩子一张嘴,还没说几句话,父母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要么批评否定孩子的言行,要么从自身的经验、评判标准、认知出发给孩子各种建议,也不管孩子需不需要有没有办法。美名其曰是在帮孩子,实则是操控孩子。我们常常说“情绪出得来,道理才能进的去”。许多孩子在父母面前诉说、抱怨、吐槽,甚至骂某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安全的出口,大多数时候,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根本不需要父母的帮助,更不需要父母出谋划策,需要的或许是父母提供给他们一个什么都允许他们可以说空间,让他们把压在心里面的不能对外人说的不痛快、不舒服、怨气、恨意、不甘等痛快地说出来。原本简单的一件事,结果由于父母的“积极参与”变得复杂起来了。孩子不仅没有找到安全可靠的出口,反而又增添新烦恼。当然,从父母的角度考虑,爱孩子、关心孩子、想要帮助孩子的心是没错的,但不能单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缓解自己的焦虑、担心、紧张,为让自己心安而去做一些事说一些话,却没有考虑孩子当下需不需要,自己主动伸手会不会“伤害”到孩子,会不会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某些权力等。那么父母与其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倒不如相信孩子有能力面对或解决,给予孩子充分时间,尊重孩子的方式,理解孩子的现状,默默地祝福孩子……当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支持、鼓励等。然,生活中,父母往往很难做到,哪怕是做一个纯粹的倾听者都比较难,或许是父母的角色赋予他们自然地认为自己比孩子能、比孩子强、比孩子经验丰富、比孩子懂得多,孩子在他们眼中是弱者,遇到困难必须要父母的帮助才可以顺利度过难关。毕竟父母对孩子都抱有较高的期待,希望孩子方方面面都好,不希望孩子出问题,遇到困难、挫折,不希望孩子走弯路等。所以,如果父母真的想要帮助到孩子,想要和谐的亲子关系,那么不妨先放下自己知道的、懂得、能的、会的,从认真聆听孩子做起,对孩子做到有求必应,不求不帮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