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人乘船时佩剑落入江中,于是在船上刻下佩剑落水的位置,等船靠岸再从记号处打捞,结果一无所获,这便是“刻舟求剑”的启示。同样,要了解上古的吠陀时代,距今5000年前的古国,用今天的思维和判断力,不会有多好的答案,因为时间的变迁会出现地震、洪水、沙漠化、河流改道、战乱,使当地面目全非。就说500年前,孟加拉国知旦耶的降生地,曾因河流改道和掩埋,连古地图上也无法标识。在5000年前的俱卢国,西面曾是茂密的刚夜迦森林,现已变成大沙漠,再有,流经这片沙漠的娑罗室伐底河,一些河段在降水量高时才出现,不了解的根本找不到这条圣河。圣波布波在《圣典薄伽瓦谭》指出:当时的地名有的和今天的叫法不同,地理位置也变了,这些留给地质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只谈及当地发生的事件,那更有意义。去研究当时国与国之间的分界线,意义一样不大。
若论到“神话故事”,同“刻舟求剑”的道理一样,用今天的思维无法判断5000年前风土人情。大禹在治水时曾记载的《山海经》,看看当时的怪鱼怪鸟怪兽吧!当时的皇帝竟然“荒诞不经,胡乱笔录”。然则,传承的意义不同,不是等人有能力理解后再改,不是等飞行装置升空之后才去关注和研究,传承是原封不动将上古的经书内容保留下来,供后世探究,因此,我们不改动《薄伽梵歌》、《圣典薄伽瓦谭》、《摩诃婆罗多》、《往世书》的内容,虽然记载中看似一个个“神话故事”。
以下是吠陀时代的各国情况,以及经文中记载过的事件(前面已陆续发过文章):
1)鸯伽国(Aṅga)——位于东部,恒河中游即将进入今孟加拉国的平原地区,西面与摩揭陀国相接,北面与毗提诃国相接,直到喜马拉雅山脚。在俱卢族统一各国时,杜瑜檀那曾将此地赐予迦尔纳以示封赏。
2)摩竭陀国(Magadha)——位于东部,恒河中游的南岸,西面与迦尸国相接,北面与毗提诃国隔河相望,东面与鸯伽国相接,南面则是山地。此地曾是大力士国王伽罗森陀的领地,为了宇帝士提尔的皇祭大典,克利须那、阿周那、毗摩曾到访此地诛杀伽罗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