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出生于陕西,家里人口多,生活贫困,7岁时过继给伯父,生活依旧破破烂烂,读完小学,家里就丢给他锄头,农具,为了与命运抗争,他将这些丢到沟里,不断地与家里谈判,才勉强答应让他念书,每个月只有25斤粮票,直到读完初中,他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创作《人生》后,路遥不满意,想继续创作一部大作,这部70余万字,准备4年,创作花了6年。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列了100部书单,翻烂近10年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等,做了十几本笔记,走进乡间,下煤矿,手稿都用行李箱拖着。
创作期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寒冷折磨着他,身体和病魔折磨他,感情失意折磨他,恶劣的写作环境折磨他,两家父母都在向他伸手,只有坚强的力量在激励他。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离世,年仅42岁。
故事发生在70年代,陕西的双水村,孙家两兄弟的生活史,孙少安一路摸爬滚打,家境贫穷,遇国家政策,牢牢抓住,与妻子创办砖厂,最后成功脱贫。弟弟孙少平心怀大志,热爱读书,毕业后,一心想走出农村,后成为一名煤矿工人,虽然爱情,事业都有过挫折,仍一直奋斗坚守着。
我们生来就平凡,每个人每天都在上演各种故事,有的精彩,有的落魄,有的伟大,有的普通。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我们能从每个故事看到生活的意义,感受主人公身上的能量,激发出自身的力量,感动着正在努力生活的旁观者,最后过好自己平凡的一生。
马云在18岁蹬三轮车时,当时打零工,看完路遥的书,激发生活的斗志,马上改变生活的方向,从那以后,人生彻底改写。
让我们走进这个双水村。
1.父母用爱浇灌的家,每个孩子都不会过得太差
孙玉厚,虽然没多少文化,在村里除了贫穷,甚至找不到他的一席之地,最后,他成为双水村的人生赢家。
16岁,就挑起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白天种地劳作,还要补贴弟弟孙玉亭上学,弟弟结婚,直接让出窑洞,四处借钱给彩礼,自己带着家人则腾出来,借住别人的破窑洞。
少安13岁,考上全县第二名,因家境实在交不起学费,弟弟少平要上学,大儿子主动提出辍学,孙玉厚痛心大哭。那一刻,他在哭自己的无能,也在哭自己毁了子女的命运。
少安到了谈婚论嫁,孙玉厚四处张罗不要彩礼的儿媳妇,常常夜不能眠,想着四处借粮,借钱办婚宴。
兰香要上学,少安要箍新窑洞,孙玉厚深夜去掏粪卖钱。
母亲病重,孙玉厚也是深夜去土地庙,一遍遍保佑母亲健康。
少安重新开砖厂,孙玉厚第一时间递上1000元存款。
兰花成家后,女婿不争气,孙玉厚包揽大女儿地里的活,经常接济两位外甥。
大女儿,孙兰花,嫁给二流子丈夫,最后,浪子成功回归家庭。
大儿子,孙少安,成立砖厂,成为企业家,变成村首富;
小儿子,孙汪平,成为煤矿工人,变成城里人;
小女儿,孙兰香,考上重点大学,还与省领导结为亲家。
两个外甥,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孙玉厚,一生厚道,集体干活时,也不会投机取机,只会想着多干一点。
当秀莲想分家,孙玉厚马上考虑儿子的难处,马上与妻子商量,把一家人喊回家,马上分家。
少安,不管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跟父亲商量。父亲的支持,更是他最大的动力。
他虽然平凡,可是他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平凡的,子女遇到任何事情,没有抱怨,没有推脱,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帮大家想着后顾之忧,完成他的托举。
他一生都在与贫穷抗争,只为尽全力为孩子们顶着天,立着地。
生活很苦,充满爱的家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家都在拼尽全力,熬过去,一定会柳暗花明。
找到那个盼头,生活一定不会太苦,每个孩子一定不会过得太差。
2.改变贫穷,只有认知
少安,不光爱情清醒,生活和事业都非常清醒。
6岁,家里贫困,少安每天上山砍柴,还要常常与饥饿做斗争。8岁时,二爸要娶媳妇,家里欠了债务,不得不求着父亲,让他参加初中考试,证明是有能力上中学,不要让他留下遗憾。
润叶是村主任的女儿,从小与少安青梅竹马,长大后,成为一名老师,一直对少安情有独钟。
少安虽然爱着润叶,心里清楚与润叶不在一个阶层,田父的态度,少安识趣地退出这段恋情。他需要的是能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女人。
第一眼,看见秀莲,她勤劳能干,体贴朴实,少安很快就认定了。
婚后,少安更加努力,很快当上生产队长。集体制取消后,少安就去城里拉砖,看到周围都在动工,他看到了商机,砖应该会是热销品。
也许是穷怕了,他第一时间想着自己烧砖,哪怕去借钱,也是搏一把。
刚想扩大规模,意外地请了一位冒牌烧砖师傅,所以,一夜打回解放前,还欠着巨额利息,人们都以为少安就此打趴了。
少安每天都很沮丧,每天埋头在地里干活,只为了缓解精神压力,好在,妻子每天耐心宽慰,不停地鼓励他。
1年后,少安调整好心态,重新站起来,哪怕面对冷眼和嘲讽,少安都默默吞下。
砖厂重新开起来,而且还顺利接手乡里的砖厂,利用好技术,销量特别好。
少安一直记得父母还住在破窑洞,日子好起来了,建起全村最好的窑洞,让父母和奶奶住进去。
少安成为村里的“冒尖户”,不少村民们也有了就业机会。
一次,少安去小学看儿子,看到学校摇摇欲坠,二话不说,掏钱重新修建学校。
只有在贫穷泡久的人,才会更懂贫穷。
贫穷不可怕,怕的是被贫困限制了认知。怕的是你一直想与贫穷相伴。
常常很多人有钱以后,都会想着去帮助更多的人,曾经淋过太多的雨,就想成为那把撑伞的人。
3.一步步选择自己的人生
本书,有太多的笔墨,都在写少平,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少平的精神世界,这何尝不是路遥走过的人生呢?
少平,在学校中,只能穿着一件洗得发白且布满补丁的褂子,袜子都没有脚后跟,没有鞋带,只是两根白线绳系着。
每次吃饭,都要等人散去,才去领他的黑面馍,然后环顾四周,没有人,才用勺子将盆底的剩汤装进自己的碗里,再去开水房接点开水,就着黑面馍撕碎泡进去,蹲在那里吃起来。
因为贫穷,少平的自尊心被破坏了,他常常特别敏感,对家境好的同学都有一种莫名的蔑视。
少平开始喜欢读书,每天都会养成看专栏,报刊的习惯,直到他在同学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同学很喜欢听,他才开始找回自信。
他开始参加篮球,参加社团比赛,还在班级被选为劳动委员。
毕业后,他就回到村里教学,这是他热爱的工作。然而,3年后,中学班级合并。
他决定走出去农村,少安一直想留下他,一起经营砖厂,然而,少平却想走出去,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第一天,扛大包,两个肩膀都磨烂皮,他都咬住,不喊一声疼。尽管他是有退路,他可以回到双水村,可是,他不。
认识曹主任,提议入户黄原,少平二话不说,就马上迁出去。
后来,在晓霞和润叶的帮助下,他成为一名煤矿工人,虽然工作很苦,黑暗,潮湿,时刻充满着危险,每天晚上10点下井,他还是能抽出时间在阅读。
晓霞的爱情,一直让少平有一股不匹配,他不敢相信,一位“掏炭的丈夫”,能与一位美丽可爱的记者成立家庭。他始终在现实与美好挣扎。
可谁料,晓霞的离开,成了少平最大的痛,他带上晓霞的两本日记,走上古塔山,对着深爱的人做告别。
少平,很快就当了班长,他在对比世界各国的煤矿产量,煤矿的产量低,让少平开始自学煤矿技术。
惠英嫂,自从丈夫死后,生活没有依靠,儿子明明很喜欢少平,她也习惯每天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等着少平回家吃饭。
少平,每次走进那个院子,心里都会有一股温暖的气息。
一次意外,少平为了救同事,眼睛受伤,来到医院治疗,兰香和男友再三要求,将少平调出来,在市里工作。少平二话不说拒绝了,他要回到那个煤矿地方。
金秀的告白,并没有打动少平。少平看着脸上的刀疤,干着黑色的工作环境,他所想的是,继续回归煤矿,提高产量,实现劳动价值。
他的一生,不为金钱,不为地位,不为名利,只想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哪怕很平凡。
▷写到最后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孙少平,他能接纳自己的平凡,却不甘于平庸,一边受伤一边往前爬。
人生无常,变化莫测,我们终归是自己的摆渡人。
当你能靠自己迈过一个个坎坷时,你就已经很了不起。
真正的高级人生,能清醒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一步步做出选择,而不是被别人主宰着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