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到的“四有”班主任
——寒假读《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有感
工作室成员 王琼
辛丑牛年的春节,大部分人都响应政府号召原地过年,我也不例外。虽然缺少了在老家过年的热闹氛围,但是我却得到了一段清净悠闲的时间,正好可以认真细读怀玉姐姐《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这本书。
与怀玉姐姐相识已经两年有余,她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对阅读与写作的热爱、对提携年轻班主任的热心,令我深深钦佩。之前拜读的怀玉姐姐的作品,主要是她发表的期刊文章,还未对怀玉姐姐的专著进行深入阅读。《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这本书是怀玉姐姐面总结自己带班二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梳理自己带班实践中的认识和思考之作,可以说凝聚了她的智慧和心血。
每个阅读者拿起一本书时,都会有期待视野。当作者是你熟悉和敬佩的人时,你内心会有更多的期盼和感想。我拿起这本书时,封面上“不一样的带班策略”几个字映入眼帘,我止不住地好奇:“不一样”到底会有哪些“不一样”呢?怀玉姐姐的带班策略我能读得懂吗?我能用的了这些策略吗?……一个个的疑惑在打开这本书,慢慢地阅读过程中,就有了答案。
在序言部分,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杜时忠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对怀玉姐姐这本书的中肯评价。“我从怀玉老师的专著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价值观、民主平等的教育专业伦理、静待花开的教育慢艺术、广博融通的文化修养。”杜时忠教授作为中小学德育方面的专家,提纲挈领地道出了怀玉姐姐这本书的精髓所在,也指出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有的品质。李家成教授以“让班主任的理性力量跃然而出”为题,对书中散发出来的那份“坚定、执着、全力以赴的理性力量”给予真诚赞赏,这种理性力量其实就是怀玉姐姐对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不断提问、追问、反思。读完两位教育专家的序言,我内心涌动起一股暖流,两篇序言中的“英雄惜英雄”之感,竟是如此相通,我想,如果不是怀玉姐姐和两位教育专家一样,都对教育热爱之、求索之、执着之,否则绝不会有这般的“英雄相惜”。
全书共有十章,涵盖了一个班级从成立到发展,最后蜕变为成长共同体的方方面面。阅读这本书贯穿了我整个寒假生活,书中有一些章节我读了多次,因为它触发我仔细反思自己以往的班主任工作;有一些内容我读完后,没想到解决了我积攒心头许久的困惑。此书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治我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愚钝。
读完这本书,合上书页,我梳理着思绪,整理出以下四点感想,和各位年轻班主任朋友们分享:
一、 胸中有丘壑
正如怀玉姐姐在自序里提问“我们需要建设一个怎样的班级”,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也有一个问题在脑海中盘旋——我想要建设一个怎样的班级?说来惭愧,当了四年班主任,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我几乎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有时以“团结”“有爱”“进取”这类空泛的词来充当自己理想班级的前缀,以致于我在班级建设中摸不着方向,没有目标。《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一书却给了我班级建设目标的清晰启示。
本书的自序和第一章即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怀玉姐姐把自己建设班级的目标提炼为“创生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共同体”。何为“班级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精神共同体”“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还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是以促进班级内部每个人的发展为宗旨,建构一种指向师生幸福生活的教育性班级建设体系。”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到,怀玉姐姐所说的“班级共同体”是一个有具体指向、有视域范围的目标,它不是为班级发展的表面结果存在,它指向的是居于其间的每一个个体的需要——幸福生活。由此,第一章作者围绕“班级核心文化建设”阐释了班级建设的重中之中——文化建设的策略,可谓纲举而目张。
在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上,怀玉姐姐指出班主任要修炼的三种能力:对教育本质、普世价值性价值的理解把握能力,把深刻价值理解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能力,和学生一起践行班级规约、增强公信力的能力。我理解为这是提醒每一个班主任要先于学生,做好一个大写的“人”,进而用自己良好的品质和能力带领学生去追寻“幸福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熏陶”和“渐染”要取代“说教”与“强扭”。怀玉姐姐如此写,更是如此做的,她的学生们每一次活动散发出来的自信和勇敢就是最好的注脚。
做班主任,当像怀玉姐姐一样,胸中有丘壑,明白自己将要带着学生走向何处。
二、 眼底存山河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这本书虽然是班主任培训用书,但是读起来却不觉得枯燥,一方面由于本书的体例设计别出心裁:每一章都从普遍存在的班主任带班困惑入手,引出创意策略,再援引作者自己的典型案例,最后辅以“温馨贴士”。这样的章节体例,可谓“荤素搭配,清新可口”。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书中处处流露出一个为人师者眼里的“温柔”,即或不是班主任的人来读这本书,相信同样能感受到这种温柔。
在本书的第三章“班干部培养”中,怀玉老师针对众多班主任培养班级小干部茫然无措的问题,分享了她的做法:先在岗位设置上做足工作,设置固定岗和服务岗,让学生讨论确定岗位职责,由学生做主;在聘用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开展竞聘和评聘相结合,由学生选举;在岗期,重视岗位培训,岗位轮换,进行自评加他评,由学生评价。从这一系列的策略中,不难感受到一位班主任的用心良苦。正如书中所说:“在班委会建设上,班主任要善于把目光拉长、放远,通过多种班级活动,为每个孩子搭建历练的平台,在把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的过程中,创造更多同学间互动合作的机会,促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这颗想法方设法帮助学生成长的父母之心,是一个班主任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最温柔之处。
最让我读来心头温润的一章是第六章“班级日常管理——从惩戒式约束到导行式期待”,这一章对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很多困惑给出了答案。“世界上由两件事最难做,一是管理,一是教育。而班级管理就是集这两件事于一身的最难做的工作。”作者援引赫尔巴特的这句话,道出了班主任们的心声。尽管班级管理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怀玉姐姐却用爱与智慧化解了这道难题。在这一章里,有两个小事例让我深受启发,一个是在面对班级出现的私下售卖自制印章和挂饰事情上,怀玉姐姐不是制止和打压,而是巧妙地转化为推动班级特色活动的重要力量;另一件事是学生无意间伤害了班级绿植的“薰衣草事件”,怀玉姐姐慎重地选择当前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最大可能引领孩子的灵魂向着更高的高度去。看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班主任日常,我多么希望自己之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也有怀玉姐姐这般的智慧和温柔。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待!做班主任,当像怀玉姐姐一样,眼底存山河,所见学生皆如山河般可爱。
三、 腹内有诗书
在我等不常动笔写作的人看来,写一本书比登天还难,但是《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这本书已经是怀玉姐姐写就的第四本专著了。怀玉姐姐曾经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时说,保持日常写作和记录是她二十几年如一日的习惯,她自2008年开通新浪博客以来,12年来从未间断,目前博客上1700多篇教育随笔和生活感悟就是印证,还读她这些年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的50多篇文章,相信对她之所以成为《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中小学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也就不感到意外了。其实,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怀玉姐姐有今日之成就的另一个原因——长期大量阅读和输入。
怀玉姐姐阅读了大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古今中外皆有涉猎。正如杜时忠教师在序言中写道“她与柏拉图、老子、麦金太尔、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思想家为伍,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对话,受他们的启发,从而修炼对教育本质、普适性价值的理解把握能力。”书中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名词我是第一次见到,需要借助资料才能弄明白,而作者却能运用自如。更难能可贵的是,怀玉姐姐能把这些教育家思想家的融会贯通,在当今这个人人皆可谈教育的时代,发出令人叹服的声音。这实在需要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
在书中,我还读到了《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教学的勇气》等等经典书籍中的观点,引用之处恰如其分地佐证了怀玉姐姐的做法,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一个大量阅读的人在写作中是如何地左右逢源。
做班主任,当像怀玉姐姐一样,不忘阅读,让笔尖常转动,让腹内有诗书。
四、 头顶有亮光
在读《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之前,我就了解到怀玉姐姐一直致力打造“四尊”班级,即尊己、尊人、尊物、尊规,在这本书里,她延续了自己的这个教育追求,并且把其深入到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怀玉姐姐这个非常令人佩服的品质——执着于自己心中的目标,敢于把路往前多走几步。
由学生物品丢失这一班级常见小事,怀玉姐姐可以延伸为一节物权主题班会;看到学生自然情怀和意识的缺失,她打造了博物启蒙班本课程;针对师生间交流的迷障,她“发明了”班级生活随笔式循环日记……这一个个别出心裁的主意,闪耀着一个班主任的智慧,也折射出一个班主任内心的丰盈和温柔。别人止步不前之处,却是怀玉姐姐匠心独运之处。
一个敢于走他人少走之路的人,头顶一定有一盏明灯照着前行的方向。怀玉姐姐的那盏明灯,应该就是她内心对育人工作的那份执着与热爱吧。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读《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这本书,也是在和怀玉姐姐这位优秀的班主任对话,我读到的“四有”班主任,虽然仅为我的个人收获,但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你,也能感受到这份美好,有属于你的收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