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说起迈克尔•杰克逊,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位天王级的美国著名歌手,其舞蹈中经典的机械舞和太空步,可谓风靡全球。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的音乐才能是如何练就的。
杰克逊从小在音乐方面就展现出非凡才能,这不仅和父母都喜欢音乐有关,还和父母从小对待他的方式有关。
杰克逊的姐姐拉托亚在自传中描述过这个弟弟小时候的经历。她说:“他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严酷的环境下,经常受到鞭打和精神虐待。”因为他们的爸爸经常羞辱他,并抓住一切机会告诉他:“你什么都不是。”
爸爸使用这种威吓手段,目的是想把他训练成音乐家和舞者。
杰克逊兄弟五人,被称为杰克逊五人组,爸爸要求他们放学必须回家,回家后就开始排练,而且每天要练习到深夜,如果他们反抗,爸爸就会皮带伺候。
爸爸对杰克逊的要求最为严格,不仅练习时间更长,还要达到更高水平。大概就是如此,他成为孩子中最有才华的那个。
除了爸爸的严格要求外,杰克逊能够取得成功,和他妈妈对待他的方式也有关,即妈妈认为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母亲曾评价杰克逊:“在我看来,他和其他孩子不同,很特别。”母亲的特殊看待,也是杰克逊取得成就的一个原因。
当然,并不是被父母特殊看待的孩子,都会成为有成就的人。但不可否认的人,那些能够取得成就的孩子,和父母的特殊对待是分不开的。
平凡的我们,虽没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但我们的性格、处事风格,以及生活理念等方面都离不开父母的影响。特别是被原生家庭的非正常影响的那些人,更是离不开家庭关系的影响。
可见,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和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简称《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就是通过剖析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是非观、关系模式和自我界限,帮助我们弄清楚这些童年经历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以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的著作除了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外,还有《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在这个只有赢家和输家的现代文化背景下》,以及《沙发上的不列颠》等等。
詹姆斯将多年研究成果整合成这本书,将人生最早的6年拆解开,为我们分别展示了一个人因何变得严厉或和善、冷淡或粘人、病态或健康。
拆解人生最早的6年,了解自己的童年经历;审视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是如何成长的;内省和改变,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正是这本书的主旨和精髓。
原生家庭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被分配了特定的角色。我们人生的最早6年,更多是被他人来安排角色生活的。
詹姆斯在书中用大量研究和案例来证明,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是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
1.家庭剧本
家庭剧中,家人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我们最初的角色。
我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别、我们的性别、我们在家中的排行,以及长相等等都影响着我们在家庭剧中扮演的角色。
比如,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男孩会更受关注和重视,女孩则相反,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中国农村家庭很普遍。另外,很多父母秉持“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理念,也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抚养方式。
再有,出生顺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一般情况下,与弟弟妹妹相比,家中的老大更有可能是自信、有主见、争强好胜和强势的人。他们比较听话,也会被父母给予厚望,特别在学业方面,他们很容易成为父母情感包袱的载体。
家庭剧本比较复杂,因为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家庭剧中的角色大多是父母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创作的,可见,每个父母都会把自己童年经历的一部分包袱转给每个孩子。
2.0~6个月的自体感
自体感,指的是我们存在,而且是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的基本感觉,与自我界限、自我价值感有关。它形成于婴儿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早期抚育有关。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一直关注母子关系。他认为,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构建是从生命最初就开始的,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如果妈妈愿意围着孩子的感觉转,虽然过程辛苦,但可以哺育出孩子的真自我;如果妈妈一直希望孩子围绕自己的感觉转,那就会形成假自我的孩子,也就是自体感弱的孩子。
温尼科特还提出“正常程度投入的、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指的是抚养者如果做到足够好,给婴儿及时提供需要的一切,孩子就会形成强自体感。
如果抚养者没有做到足够好,不仅会让孩子产生自体感弱,还会形成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者的内心深处,不仅有全能感,还有一种偏执的信念,即别人是充满敌意和恶意的。他们会用否认、投射和解离等方法让自己和痛苦体验分离。
可见,早期的抚育方式,不仅形成一个人重要的童年经历,还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特质。
3.0~3岁的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是关于我们会如何被别人对待的一系列设想,这将影响我们日后的人际关系。这些设想在3岁之前形成,主要受早期抚育方式影响。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研究1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互动,提出依恋理论。他根据照顾者,也就是妈妈对孩子的照顾是否用心,是否能及时满足孩子要求,把依恋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其一,回避型依恋模式(孩子习惯妈妈不在身边,也不期待妈妈陪他)。成人后,回避型依恋者不愿意和别人有密切交往,总想着自给自足。
其二,缠人型依恋模式(孩子特别担心妈妈离开,自己玩时也不安心,时刻关注妈妈动向)。成人后缠人型依恋者想和别人在情感上亲密无间,但没人愿意满足。
其三,混乱型依恋模式(妈妈离开会慌乱,回来后也会不知所措)。成人后,混乱型依恋者比较矛盾,一方面想和他人有情感上的连接,另一方面又很难去信任他人。
其四,安全型依恋模式(妈妈离开太久,孩子会不安,但回来后就会觉得安全)。成人后,安全型依恋者能比较容易地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
可见,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也就是早期的抚育者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人际关系模式。詹姆斯认为,如果孩子在18个月大时,能够成为安全型依恋者,到了19岁时,无论在学校、职场或人际中,都会表现得更好一些。
4.0~6岁的良心
良心,就像一个内在警察。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我们在3—6时受到的抚育方式是被抑制,还是被鼓励的。这需要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说起。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即人的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遵循享乐原则;超我,是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道德,遵循道德原则;自我,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者,遵循现实原则。
我们每个人最先具有的超我,就是抚养者这个具体权威,而我们的良心也是和抚养者有关。也就是说,我们的良心形成,和这个权威者的教育方式有关。
如果抚育者让孩子既感受到关爱,又懂得要求和规则的重要性,那么孩子就可能形成善良的良心,并认可抚养者的做法。这样的人可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果孩子害怕抚养者这个权威,就会压抑自己的个性,无法表达本能,这就容易形成惩罚性良心。这样的人是被动的,害怕表达攻击性,盲目服从权威人物,还会对他人和自己苛责。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抚养者的关爱,也不认同抚养者的做法,就会让本能占上风,与权威对抗,进而形成脆弱的良心。这样的人对性的态度很随意,且乐于拥有不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詹姆斯从家庭剧本、自体感、关系模式和良心四个方面给我们阐释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生活。
童年的早期经历之所以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不仅因为童年早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还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在特定阶段对某些线索特别敏感,这是发育的关键和敏感期。
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可能是早期不良抚育造成的,而且孩子遭遇逆境时越小,情感发育受到的影响就越持久和严重。
那么,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詹姆斯给出的方法是审视情绪。通过审视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是如何成长的。
其一,审视自己在家庭剧本中的角色。
通过回忆来确定自己是如何受到下列因素影响的:
性别
在家里的排行
在学业和职业生涯方面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自己从小被偏爱的程度,或不受待见的程度
这些因素对自己成年生活产生的影响
就像前面说到的杰克逊,父母对他在音乐方面的偏爱,是他取得成就的一个原因,而他内心对父亲的惧怕,则是爸爸对他精神虐待导致的。
其二,审视自己的自体感。
如果自己的自体感弱,且有人格障碍的症状,那么自己可能无法进行自我认识。接下来的做法是回想一下自己是否认识有人格障碍症状的人,看看他们倾向于以下几种心理防御机制:
全能感、自恋、否认、投射、解离、冒充、虚假自我,然后在对照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症状。
另一种审视自体感的人方法是,检查一下自己有多“正常”。
自己的情绪经常是不太正常?
自己的想法经常是不寻常的?
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正常吗?
自己的爱情生活是否很奇怪?
自己是否经常冲动?
等等
如果自己无法确定是否有上述症状,就找身边一个最正常的人来和自己一起探讨。最好不要找好朋友帮忙,因为他们很难做到客观。
作为一般人的我们,可能没有那么严重的人格障碍,但适时地去分析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正常,也是在认识自己,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也是有好处的。
其三,审视自己的依恋模式。
为了确定自己受到什么样的早期抚育,照顾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做出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侦探工作
自己可以假扮侦探,去采访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以查明自己的依恋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比如,可以问“在我0.5~3岁时,谁在白天照顾我?在学步期,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有哪些特点,是很逗还是很讨人烦,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爱生气还是快乐,是学得慢还是学得快?在我小时候,和我的兄弟姐妹相比,你喜欢我什么,你不喜欢我什么?”等等问题。
只要是自己有疑惑的方面,想通过别人那里知道答案的,都可以问。
如果这种方法效果不好,还可以尝试另一种方法。
方法2:心理考古
这种方法是通过自己记事以后,以及现在的人际关系,来回溯推测自己的依恋模式是怎样的。
自己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自己在和性伴侣的选择、相处时间和关系类型上,属于什么模式?
自己和伴侣的关系真的很亲密吗?
是谁提出结束伴侣关系的?
自己和伴侣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自己和同事经常闹别扭吗?
自己担心过同事不喜欢自己吗?
等等
其实,依恋模式在成人后,会表现在亲密关系中,特别是和伴侣的相处中。如果发现自己特别依恋伴侣,总是害怕对方离开,这很可能因为小时候的抚育者(主要是妈妈)经常不在身边,没有形成可靠的安全感导致的。
其四,审视自己的良心。
审视自己的良心主要通过自己对以下三个心理特质的态度,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良心(善良的、惩罚性的,脆弱的)
首先,对权威的态度。
其次,对性的态度。
最后,对尽责性的态度。
詹姆斯在书中把良心的审视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对三方面心理特质做了陈述。如果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的同意语句超过2个或3个,那么就可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良心。
比如,对权威的态度中,有以下陈述:
我从来没有或几乎没有违反过交通规则,如果其他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会感到恼怒。
工作单位的等级制度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让我怎么做,我就尽最大努力去做。
我觉得自己应该遵守法律和规则,即使有时觉得它们不合理。
严厉惩罚孩子,包括体罚,有时候是很重要的。
我的许多观点和兴趣与我父母一方或双方的非常相似。
如果上述陈述,自己有2个以上表示同意,就说明自己是惩罚性良心,害怕权威,经常压抑自己去遵循规则。
注:关于对性的态度和尽责性的态度,可以参考书中的陈述。
总之,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情绪审视,我们了解到自己在家庭剧本中的角色,自己的自体感是强还是弱、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回避型的、还是缠人型的,亦或是混乱型,再或是安全型的,自己的良心是脆弱的、惩罚性的或是善良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清楚明白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以通过理解过去的经历来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
源自童年经历的家庭剧本角色定位、自体感强弱、人际关系模式,以及良心类型所构成的总和,一直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通过审视过去的经历,目的是改变现在的生活。童年经历的模式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可以改变的。
詹姆斯给我们提出一个改变的方法,即自省。
内省,是自我认识的特殊形式,它需要伴随着情感和重新体验。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会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
内省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个前提,即我们应该对什么进行内省?
詹姆斯认为,我们内省的应该是,我们小时候受到了什么样的父母抚育。而这并不意味着去责怪父母。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抚育他们的。另外,责怪父母也没有用,不解决问题,况且大多数父母都在尽最大努力来照顾自己的孩子。
内省的方式有四种:
第一,我们可以找家人或朋友询问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对亲近的人进行自我暴露,这样他们会主动告诉一个令我们不安的事实,这个不安事实就是真相,即真实的自己是怎样的。比如,家人告诉自己容易嫉妒,争强好胜,那么对于这个真实的自己我们怎么办呢?根据家庭角色、自体感、良心和依恋模式去审视自己,接受事实,然后做出改变。
当然,要警惕倾诉本身并不一定会带来内省。就像抑郁症患者向别人倾诉,他们很容易以消极和强迫性的方式来谈论自己,这样会吓跑倾听者。
第二,我们可以和会倾听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交谈。
如果自己有心理疾病,最好的方法是寻找专业人士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在詹姆斯看来,认知疗法和精神分析理论结合,更有助于情绪审视,他把这种疗法称为认知分析疗法。他就是通过这种疗法,帮助父母改变他们的育儿方式,让父母理解他们自己的童年受虐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自己孩子身上重复虐待的。
第三,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活动来表达自己。
我们在阅读他人创作的小说和诗歌,或听他人创作的歌剧和音乐时,会激发出自己的内省能力。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实现内省。因为创作这门艺术是增强我们对现实理解的一种方式,也是获得内省的一条捷径。比如写作或绘画,就是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实现内省。
第四,我们可以通过写故事来自省,真实的、虚构的故事都可以。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目的是把我们在情绪审视中发现的东西利用起来,知道自己现在生活中的问题所在,以及了解自己能做些什么和什么阻止自己这样做。
比如,故事中家人对自己的期待正是主人公现在生活的困扰点,我们要怎样面对,以及哪些事情自己可以改变,哪些事情无法改变。围绕困扰点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个写的过程就会有疗愈作用。
情绪审视的应用,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聚焦自己现在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重塑在我们童年时对我们采取的抚育方式,使之符合我们自己的人生目的,改写我们的人生剧本。
这里需要说明几点:
1.原生家庭,特别是童年经历的创伤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否则就没有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2.不要把自己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原生家庭,或不幸的童年。很多人总是以原生家庭的问题作为借口,不愿成长和成熟,更不愿付出和改变,这样的想法是偷懒的错误做法。
3.要看到基因和社会环境等其他方面对一个人的影响。虽然詹姆斯一直强调原生家庭,特别是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力很大,但我们不能忽视基因、社会环境等其他方面对人的影响,否则我们就会陷入片面理解中。
4.我们并不孤独,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应对。
总之,《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让我们和詹姆斯这位英国国民心理学家一起来拆解自己人生的前6年,不仅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童年经历,还知道自己是如何成长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内省和实践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如果你是一名因为童年经历过的创伤而无法摆脱痛苦的人,这本书就是值得一读的心理学自助书籍;如果你是一名普通人,时而会有些烦恼,不知所措,这本书就是帮助你认识自己,引起你深思的书籍;如果你是一位妈妈或爸爸,这本书就是对家庭关系具有启发性的指导书;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这本书就是帮助你了解认知分析疗法的书籍。
其实,不管是了解自己的童年经历,还是摆脱非正常家庭影响,以及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此刻的不够好。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