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
繁忙的生活,让人忘记了,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每日朝着幸福美好追逐,却越发觉得距离幸福生活十分遥远。
然而幸福离我们并不算远,生活并不是宏大的史诗巨著,不需波澜壮阔的豪迈,也不需要跌宕起伏烘托渲染,只需从好好做饭好好吃饭,这些平常的简单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日常生活感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事情无大小,简单的做饭吃饭,也蕴含着幸福的真理。
一、饮食才是最紧要的事
饮食是疗愈我们的身心的法宝。食物能唤起我们美好回忆,丰富感受,传递爱意,最能抚慰人心。人之所需,不过一日三餐,四季适宜。
饮食教会我们做事的方法。厨房工作事无巨细,如何提高作业效率,安排好时间和人手,如何确定顺序,就是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从学习做饭到组织协调,只要学会烹煮,就学会了生活自理能力。
饮食关乎我们的未来和整个生命的质量。一日三餐,是基本修行,珍惜食物与我们的缘分,吃我们该吃的,过我们该过的生活,生命的质量是从认真做好与我们相关的每件事,比如做饭,比如吃饭,比如打扫。
在饮食中感悟与自然,与万物,与心灵的合而为一。感谢造物主,为我们提供人间至美的素材,让我们拥有如此美味的体验。
二、好好吃饭是幸福生活的根本
“食之有味,人生可喜”。能好好吃饭的人,必定是有福之人。
人们总以为吃饭是每日必备,早已司空见惯,所以从来就没有认真想过,吃饭才是真正的紧要的事。
有句话说得好,一次只做一个动作。吃饭的时候,专心吃,每吃一口, 就放下筷子,细细品味,这比狼吞虎咽要幸福得多,一个有福气的人是一个能对食物细细品味的人,也是一个对生活能够好好享受的人。
吃饭时,必然不能带着负面情绪,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这是受益终身的事情。一个懂得珍惜的人,拥有正面情绪的人,一定可以在这一生活得怡然自得。
三、好好做饭感悟生活的美好
做饭的的人要具备三颗心,即喜心、大心和老心。这三颗心里,饱含生活的美好,含有对生活的感恩和爱。为家人,为亲朋做饭,为自己做饭,实属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记着家人爱吃的菜,时不时为家人创造感动。拥有一颗包容万物,调和万味的心,让吃饭的人身心愉悦,这是大爱精神。
人生在世,不是一味追求外在浮华就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对家人,对朋友,对他人的爱,是拥有一颗懂爱,懂付出的心,是能从平淡的日子里,从平常的小事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愿我们都能从做饭吃饭中找到治愈自己的终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