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个数字化转型案例探讨活动,我问自己:到底能学到什么?思想的启迪?认知的提升?能够带得走的一套做法?某一个可复制的行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展示研讨,展示了什么?研讨了什么?生成了哪些新智慧?为什么要做教育数字化转型?每个学校到底应该怎么做……带着问题参加活动,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益。
校长致辞和领导讲话,应该别具中国特色,不过也能从中听出一点活动主题的学校背景和政策背景及其活动期待之类的信息。
“AI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改进”,我以为是课堂上利用AI进行学习,提升课堂效率,结果是一节使用PPT的常见公开课。我又以为现场要利用AI进行教学研讨,结果也没有。我本来就是冲着AI兴致勃勃地去,实际并没有AI。调整期待,不能让自己白来。于是在听课的时候,开始对这节课进行重构。我很喜欢和人研讨,那样我的表达就有对象感,大脑会高速运转,蹦出很多新想法。我就和一起学习的洋洋进行了研讨。大任务的设置是在单元视角下完成,八年级的学生为七年级的学生设计散文导读手册,指导寒假阅读。这个任务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还具有挑战性,非常棒的一个创意。可惜后面的教学活动并没有真正围绕这个任务引导学生提出关键问题进行探究,而是按照老师的挖坑一步一步完成教学。教学活动也没有看到单元设计的整体感和结构化。我想,直接用单元大任务开启学习,在围绕核心问题“如何阅读托物言志的的散文”展开学习。利用课题《白杨礼赞》的“赞”进行破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赞什么?怎么赞?为什么赞?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阅读批注,小组内交流梳理,再进行全班分享互动,老师想要的“托物”的“物”和“言志”的“志”以及“物”与“志”的关系就被学生自然而然地破解,然后与前一课《爱莲说》进行对比,寻找阅读策略的异同,最后归纳出阅读“托物言志”的阅读策略,与单元大任务形成学习闭环。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纵横的关联,还要对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基础上,铆钉核心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和分享,落实“学为中心”的课堂。
三位专家的讲座,一位围绕着他们所做的研究,给大家呈现了八个研究成果,可谓成果丰硕。可惜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没有找到自己能带走的内容。另一位专家一直在强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拿出来很多的证据来论证改革的价值。我也知道教育进行数字化转型很重要,可是我们要怎么做呢?终于有一位专家结合现场的课例,对数字化转型的课例研究进行了详细地解说。通过录像,AI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如何呈现分析结果,如何提出教学建议,我们有如何根据AI提出的建议改进课堂。还对今天这节课的前两次磨课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将课堂的改进可视化,老师的进步可视化。如果老师们学会了这样的研究方式,就可以自己磨自己的课,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同侪的力量进行研究,确实比传统的研究手段效率高很多。
我一边听一边想,我可以把哪些录像课传到区级的智能教研平台,自己给自己磨课,探索智能研修的个人自修路径,顺便探索一下教研组如何开展智能研修。下学期我们学校就要出智能研修的模型,得先有人做起来。我愿意做那个先行探索的人,虽然会面临很多问题。看来,我还是那个喜欢挑战的我。突然想起罗胖在2024“时间的朋友”里讲的那个故事,我也是那个倔强地年轻着的人,因为年轻不是年龄来界定,而是心态来决定。
今天的学习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