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何不从政?”孔子说:“《尚书》里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种品德是可以带动国家发展的。这还不算从政?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吗?”
“或”在古文当中,经常表示“某些人”也不必指出叫什么名字。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就是有人跟孔子讲:你看你这么厉害,怎么不去当官呢?
面对别人的质疑,孔子说《尚书》认为“能够做到孝,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道理施于政治,在政治上产生影响,”这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为政呢?
孝敬父母,友善兄弟,这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古人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的道理就在于,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友善兄弟,那么也就参透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就更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人人都能如此,整个社会的进步也就不能实现了。
感悟:当我们努力去做到孝敬父母,友善兄弟,把自己的这个小家变得和谐了,那也是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了。
信用的价值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信誉,不知还能干点什么?就像大车和小车失去与牛马的连接器一样,怎么能启动呢?”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我实在拿他没办法。孔子打了个比喻,说他所选取的喻体,是大家最熟悉的车子。“大车”是牛车,“小车”可能是驴车、马车。“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輗”是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销子。车辕上有个横木,必须插一个销子,才能将牛和车连接上。“小车”的“軏”也是这个意思。“輗”和“軏”都是插在车上的销子。
大车和小车如果都没有销子,它们该怎么跑起来呢?“輗”和“軏”是车的连接器,虽然看着不起眼,却是车子运行时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同样,人和人之间也应该有连接器,你要与合作,就得先连接在一块儿。
车子行走靠的是“輗”和“軏”,一旦把它们拔掉,车子就拉不动了。而人与人合作,靠的是信用将彼此连接在一起,如果没有信用,合作也就无法进行。
孔子觉得,很多小人也能够做到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的行径,这是小人能够达到的一个高境界。因此,孔子这句话并不是夸耀“信”有多么了不起,他认为信用是做人的一个底线,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别人就不可能和他产生联结。失去信用,就只能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当打独斗,彷徨行走。
感悟:信用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是与他人的联结的关键。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在社会上会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