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
很多人的眼里,幸福是快乐的代名词,当我们思索“我幸福吗?” 这个问题时,其实是在想“我快乐吗?”
生活是不是衣食无忧,有没有喜欢的工作、温馨的家庭、亲密的朋友、自由的出行?......
然而,在哲学家叔本华的眼里,当我们这样思索时,就是进入到一个认识的误区。
他说:用快乐或愉悦来衡量生活的幸福程度,这一标准本身就是错的。
最幸福的事不是经历了最强烈的快乐或最宏大的愉悦,而是无须经历任何身体或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01痛苦的缺位,才是幸福的真正标志
近一个月以来,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看着每天确诊和无症状人数的起起伏伏,人们都在心中默默祈祷“病毒快点走吧”,同时也充满憧憬“人类一定可以战胜它”。
甚至幻想奇迹在某一天清晨出现,人间一下子恢复到晴朗。
对未来祥和的期盼,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等待幸福的到来。
然而,事实是残忍和冷酷的,狡猾的病毒一会走了,一会又出现了,还常常换个模样看着人间。
未来在哪里?
当我们陷在这个问题中,就是走进了追求幸福的误区,当我们全心期待一个未知的未来时,换来的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于是恶性循环悄然而生,似乎总也碰触不到幸福。
不如换个角度看问题。
珍惜当下,借鉴一下叔本华的思维,改变一下评价幸福的标准。
避免当下痛苦的出现就是幸福。
出门戴好口罩,快递做好消毒,假日减少外出等等,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能够做到的做起,远离病毒,就是幸福。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者的目标不是快乐,而是免于痛苦。
这句话分外适合当下的我们。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提醒:
试图把痛苦场景变成快乐花园,将快乐和愉悦作为目标,而不是获得一种尽最大可能摆脱痛苦的自由,完全是在颠倒自然规律。
02 “最好”是“好”的敌人
有一首歌《越来越好》,节奏欢快,语言吉祥,每每听到,都仿佛看见了美好的未来。
我们总希望未来的走向是越来越......
然而,法国有一句谚语:“最好”是“好”的敌人。
因为,将来更好的前提,是延续现在的好,要确保现在所拥有的都不会失去。
假想:
未来退休后,可以纵情山水,但腿脚却不灵活了;
未来终于有了高薪工作,但不再有惬意的时光;
未来终于买了一套可心的房子,却背上了重重的,等等,
我们用现在好,换来了未来的好,这还是“更好”吗?
我们以为明天是今日的重复,但明天只是新的一天,和今天一样无法重来。
所以,未来是否幸福太缥缈易变了,谁也说不清未来是什么样,与其将心愫放在未来的更好,不如就珍惜当下的好,即使这个好不怎么炫目,但它是能看到摸到的。
03用旅途的心态看待幸福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段旅程,随着我们往前走,风景已然和最初不同,随着走近,风景又会发生变化。
千万不要抱怨看到的风景,已经不是最初向往的风景。
因为,旅途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别的东西,比我们苦苦追寻之物还要好的东西。
原本只想远离病毒,戴上口罩,没想到治愈了花粉过敏;原本听话照居家隔离,没想到学会了烹饪;原本只想静静读书,没想到搭上了自媒体的快车,成了阅读推广人。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
我们并未像预期那样,找到愉快、幸福和欢愉;但却获得了经验、洞见和知识,那是一种真实而永恒的福气,而不再是转瞬即逝且虚幻的。
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写在最后
当再遇见“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时,
我们的脑回路应该是:
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就是幸福。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