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个小故事,说爸爸整天在外忙,儿子在家很少见到爸爸,无奈之下给爸爸写了封信,说:“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读来令人动容。
无独有偶,近来跟一位妈妈闲聊,这位妈妈直抱怨孩子作业多,每晚要陪孩子写到九点多,还要批改、辅导,太累了。
近几年网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以上第一个例子反映的是孩子缺少爸爸的陪伴而呼唤陪伴。第二个例子是妈妈陪伴了却不堪陪伴的辛苦。孩子需要陪伴是毋庸置疑的,而到底什么样的陪伴是好的陪伴?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陪伴?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家长确实在家陪伴了,但孩子写作业、读书时,有的家长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有的守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一不会就出面帮助,孩子一做完就帮着检查。这样的陪伴显然都是不正确的,到底怎样陪伴才是正确的,是个非常值得商榷的问题,毕竟正确地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干什么事都需要首先考虑目的和意义,说到陪伴,我们也要先考虑陪伴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在我看来,陪伴就是要陪着孩子一起健康成长,成长的过程也是亲子情感交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概括起来说陪伴的意义就是增进情感,培养习惯,走向独立。还有两句话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
有了这个理解,我们以陪伴学习为例来分析如何陪伴才是正确的。首先,孩子在学习、写作业时,父母应该做与孩子学习一致的事,不影响孩子又给孩子做示范,如读书、写作、做方案等,切不可看电视、玩游戏,影响孩子。其次,让孩子独立学习、写作业,父母不做警察,不做保姆。但凡学习好的孩子,都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陪伴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写作业来说,第一孩子要独立完成作业,独立思考而不依赖别人。第二是认真审题,认真做题,提高一次性正确率。第三是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而不是父母来检查,最高境界是让孩子把写作业当考试对待,把作业当作品来做,精雕细琢,自己满意了,再由父母来检查。孩子实在不会的题目,父母适当点拨,让其经过思考做出,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很多孩子学习也学,作业也做,但却效率不高,成绩不理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马虎,不认真,做题时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做完了不知道检查或不会检查。认真就是一种能力,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问题或有欠缺,其实就是这方面能力不足的表现。须知孩子做题要经历五个层级,即会做、做对、做熟、做快、又对又快,从会做到又对又快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不是说会做就行,做得又对又快才是目的。很多时候孩子没考好,说有好几道题会做但没做对,如果做对的话就得多少分了,孩子和家长都以会做聊以自慰,其实该得的分得不着,跟不会做是一回事。因此,从学习的角度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的做对,应得必得,才是陪伴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2017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