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咱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小岛经济学,昨天我们说到了房价,美岛出现了房屋置换贷款,而提供这些贷款的是投资银行,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提高利率,然后把这些高息债券卖给其他的投资者,这样一来,岛上的居民瞬间就都有钱了,然后就开始不断的买房,他们把买房看成了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并信誓旦旦,为了岛上的金融安全,国家不会让房价跌。以前房子每年上涨几个百分点,现在每个月就涨这么多,一年就翻一倍。再差的房子也一大堆人在抢着买,似乎买到就赚到,根本不用担心能不能住的问题,因为没什么人真要住在里面。
局势发展的有点超乎想象,传统的支付标准已经不适用了,原来大家工作两三年,就能买一套房子,现在要工作20年,大家已经明知道负担不起了,但还在努力的负担,甚至不惜透支几代人的血汗钱和幸福,去为银行和地产商打工,支撑他们信念的只有一条,房价永远涨。
虽然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但是大家仍然感觉非常富有,总梦想着有朝一日,把房子一卖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而在市场中,也有很多意见领袖,发表着对于楼市的看法,他们说,楼市崩溃简直天方夜谭,现在金融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而且经济欣欣向荣,房地产繁荣,就是经济腾飞的标志。这中间也有几个人表示了担心,但他们看衰楼市的声音,总会引发老百姓哄堂大笑。嘲笑这些经济学家是书呆子,你可能懂经济,但却不懂美岛。不懂新时代。
作者写这段,就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情况,大量金融衍生品的出现,让美国的楼市过度繁荣,大家都开始热衷于炒房,还给这种炒作赋予了无数的借口,有一点老百姓说对了,国家不希望楼市崩盘,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希望楼市崩盘,所以他们会尽一切可能去维持楼市泡沫,这种呵护有加的政策和表态,又变相刺激了泡沫的进一步膨胀。最后一定的到了不可挽回的时候,泡沫才会破裂。而之后政府又大比例的投入到救市当中,作者说,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加大了政府的投入,让大家误以为政府会在背后撑住房价,而结果就是,下一次会摔的更惨。
还是回到这个小岛上,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好好的楼市,突然就不涨了,某一个项目突然烂尾,引发了全岛上下的恐慌,然后这种恐慌不断的被放大,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传导下去,大量的投资人在房地产投资这个事情上损失惨重,而不少普通家庭,也开始纷纷出售他们的房子,想赚取差价,等未来再重新抄底。但是金融市场上有个风险就是共振,一旦一个时间大家都往一处想的时候,就麻烦大了,一夜之间,市场上全是卖家,再也没有买家了。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情况,房屋的价格不是逐步下跌,而是断崖式直线下跌。甚至你想赔本卖出,都根本无人问津。这时候,那些高杠杆的炒家,以及想在里面发大财的普通居民全都傻眼了,本来他们希望通过房子快速的倒手,然后赚取差价,利用差价来归还利息,但房价一逆转,他们马上就连利息都换不出来了,而那些零首付的,或者低首付的购房人,都想着赶紧从巨额债务中脱身,所以干脆把房子甩给了银行。由于欠债的人越来越多,投资类金融机构破产,然后就是两房资不抵债,随即房地产行业萧条,影响了上下游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然后岛上的居民,每个人都是负债累累,以前的高消费餐厅倒闭了,驴车也卖不掉了。甚至连服装公司都出现了销售困难。于是这个美岛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现在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赶紧救市,让大家恢复信心,提振消费,尤其是重新开始购买房子,两房最先得到了援助,而救助的办法就是,直接印刷钞票,然后交给他们,有了这笔钱,两房就开始履行担保义务,给那些坏账擦屁股,他们想的挺好,房价暴跌,所以每个人都觉得很穷,就不敢花钱,而如果政府把房价再给推上去呢?那时候大家就又觉得有钱了,消费自然也就起来了。要推升房价,此时已经并不容易,除了要让两房继续放贷和担保外,还得降低利率和降低税费。甚至不惜0利率的代价,刺激大家消费花钱。
其实房子就是用来住的,我能理解政府复杂的心情,房子这东西建造太多本身就是问题,是资源的最大浪费,而且开发商也是高负债企业,如果房子卖不掉,那么开发贷就是坏账,所以他总想可丁可卯的建设,而这种挤牙膏一样的供应方式,又为房子提供了最好的炒作土壤,当大家都习惯用房子去投资的时候,那么建多少房子,也是不够用了。所以才会十次危机9次房地产。
而一旦房子严重过剩之后,楼市将走入一轮长久的大衰退,比如日本在楼市泡沫破灭后的30年都没有缓过来,美国之所以能够缓过来,有他的特殊性,因为他是移民国家,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口流入,所以在几个核心的城市,楼市的价格如今已经涨回来了,但在绝大多数城市,仍然没有起色。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再刺激消费,还需要很多的钱,但刚刚经历经济危机美岛来说,已经没有钱了,这时候他们又想起了中岛,中岛愿意提供10万条鱼,但他们想买下美岛的自来水系统的技术专利,但这让美岛的领导犯了难,这东西卖给了中岛,岂不是要威胁国家安全了,于是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谈判,随后中岛很不情愿的,提供了10万条鱼的贷款。什么也没拿走。至于还款,美岛压根就不担心,他们已经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了,他们压根就没打算还钱。
为了让中岛的人更相信,美岛接下来还发布了强鱼政策,说全面出动,捕捉更多的鱼,以支持币值和经济,但是强鱼政策基本只是说说而已,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中岛也知道,此时他们手里已经攥了太多的鱼票,所以利益已经跟美岛绑在了一起,不帮他们,自己的鱼票也就全打水漂了。所以这就算还有一丝幻想吧。
其实我们在非理性繁荣那本书里讲过,美国在1900-2000年间,每年的房价只上涨3.4%,几乎跟长期通胀的均值持平,所以炒房根本赚不到钱,但1997年到2006年,全美房价几乎平均每年上涨了19.4%,10年翻了6倍,这就有点太夸张了。当然也分跟谁比,跟我们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我们是10年10倍。
美国后来也是为了抑制泡沫,而开始小幅加息,但正是加息的举动,让利息还款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刺破了泡沫,后来为了救市,大规模刺激消费,为金融机构注资托底,然后展开一轮接一轮的QE政策,通过量化宽松来稀释货币的购买力,这种情况继续往下发展,基本只有2个结果,一个是美国拒绝还债,另一个是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让美元贬值。无论怎么样,美国的债权国,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现在已经上了贼船了,轻易下不来了。
在美岛发生危机后,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了,但思路却没有改变,还是刺激,刺激,再刺激。印刷更多的鱼票,来注入经济。为了挽救失业,他们还在渺无人烟的沼泽地里建立灯塔,此时由于消费不振,驴车公司倒闭,因为这些驴太能吃草了,大家已经养不起他们了,美岛政府要求大家不用驴,而选择新的引擎骆驼,据说这种骆驼吃草量要小的多。
现在有三条路可走,一个是减少消费用储蓄还债,二一个增大产量,多出口然后还债,第三个是追加贷款,保持现有的消费水平。前两个都意味着美岛的老百姓要吃苦了,所以没人会同意,所以他们自然就想到了第三个,通过输出这种债务。让其他岛的居民买单。那么对于美岛的政府来说,只要能够不断的筹到钱,就仍然可以将这个经济模式维持下去,那么有谁会借给他呢?这些借钱给他的小岛,又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呢?我们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