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有孩子的宝妈都能体会家有一个男宝淘起来会有多让人头疼,那么为何面对这样一个众人眼里的熊孩子我却能做到不吼不叫呢?
因为我在怀孕初期闲来无事就开始研究育儿胎教,然后我发现原来不带说明书的孩子真的需要我们去大量的找材料来学习弄懂他,弄懂他为啥哭,为啥闹,为啥要做这些大人不理解的事他却乐此不彼,为啥越不让做的事情他却偏偏越要做。都感觉自家的孩子都是那个不听话的熊孩子,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钻石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就是指在0~6岁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孩子重复来做的事情就是他处在当时的敏感期,如果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他的心智水平就从一个层面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如果敏感期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的头脑就会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讲一下都有哪些敏感期,我会用我儿子的事情举例说明,也许妈妈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的。
0岁~2岁半,视觉的敏感期,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里举例详细说明了一个刚出生的宝宝,脑内的神经元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使其和其他的神经元发生联系。否则,大脑的发育会受到永久的影响。婴儿视觉的敏感期是在出生时唤醒脑内神经元的工作,或者说,这是一种脑内完全的建构工作,所以这个时候,儿童的视觉从不会偏离在生活环境中的明暗相交的地方。
我儿子刚出生我就给他买了黑白卡,那种只有一个物体轮廓的黑白卡片,在他醒着的时候都会拿出来一张一张给他看,刺激他的视觉神经发展。当他畅通无阻地渡过了一个敏感期,他就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台阶。这给他带来了愉悦和持续性的满足,也释放出了婴儿生命中的能量。这也是他从出生到认识,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过程。
包括紧接着而来的口的敏感期。用口来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的练习使用嘴,唇,舌,以及以后的牙齿。都是在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我泽口的敏感期我给他准备了牙胶,把他的小手清洗干净,准备随时放入嘴里,口不仅仅是用来进食的,在最早起它肩负着一个更重要的使命,就是用它来唤醒身体的其他部分,并且用它来认识外在的世界。所以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吃手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不能阻止他,这是他在用口来认识手,慢慢来认识周围的一切。
准备这个牙咬很有必要,我泽小时候很喜欢,既帮助口的敏感期又帮助手的敏感期成功渡过。
口的敏感期同时就会伴随手的敏感期,他会抓到身边能抓到的一切东西然后放在嘴里,这和他饥饿没有任何关系,并不是他不知道饥饿,仅仅是因为他是用口来认识世界的,直到手被完全的唤醒,手的敏感期到来,又帮助和加快了口的敏感期的发展。直到他无处不在地到处触摸,口的敏感期就这样逐渐过去了。如果你不阻止他的敏感期一般到一周半口的敏感期都会顺利渡过,如果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吃手,不让他往嘴里放任何东西,那么他就不会成功渡过口的敏感期,以后大了,咬指甲,咬笔,甚至抽烟,吃零食都是和口的敏感期没有渡过好有关系。没有这个阶段,未来的成长就造成了很多缺憾。
孩子刚出生就有长长的指甲,这点妈妈们深有体会,他会用小手胡乱的抓伤自己的小脸,有的宝妈则选择了给他带上小手套,其实这种做法就阻碍了孩子的大脑神经元的发育,他不能更好的用手来探索环境,认识世界。在泽出生没几天我就帮他把指甲剪掉了。以便他更好的触摸自己的脸,头,和嘴。手的敏感期我给泽准备了牙胶,摇铃,塑料的,毛绒的,不同的材质,让他充分的去触摸,感知,软的,硬的,细的,宽的,然后放在嘴里尝一尝。后来6个月开始接触辅食,让他去触摸食物,给他橘子,苹果,各种能吃的水果蔬菜,让他充分的去触摸,感知它的温度,纹理,软硬。从7个月开始自己做儿童餐椅,开始手抓饭的节奏。
那时候每天看着他吃饭是我最快乐并痛苦的时候,快乐是因为看他吃的津津有味,满身都是,像个小花猫,痛苦的就是每次吃完饭都要换一身衣服洗一次澡,清理餐椅和地面。我承认必须内心足够强大才能坚持每天都这样,那时我的信念就是他每嚯嚯一次大脑里的神经元就刺激发育一次,为了我儿子的大脑发育累一点算什么,哈哈。
在他八九个月的时候,手非常喜欢抓捏粘稠和软的东西。反复抓捏之后,在放进嘴里品尝,他喜欢抓面条,抓草莓,抓牛油果,抓香蕉,粘稠的东西更容易被他抓捏住,并在他的抓捏之下完全改变。然后放进嘴里蹭在脸上乐此不彼。这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的活动。有些家长因为不知道,给儿童设置了很多障碍,不让他摸不让他碰,更不允许他玩弄,剥夺了他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他探索世界的自由,更影响了刺激他大脑神经元的发育。
今天太晚了,明天继续写其他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