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把《蛙》的最后一部分看完了。老规矩,写点读后感。我发现写点读后感,好像记忆是会更深刻一点,当然也有可能是错觉。因为我还记得去年读过的《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这两本书好像没有写读后感,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读完这两本书,我有感而发,写了两个短篇。因此,我对这两本书印象也挺深刻。我对老舍的感触就是,刻画人物入木三分,那些心理、人物、环境描写之类的有些还历历在目。
至于后来余华的书,我应该都有写读后感。如果说,我在余华的书中学到的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去把真诚的感情表达出来,用最为真挚的感情打动别人。那么,我在莫言的书中,读到的是人性,还有一种批判,或许这就是他说的:或许跟我的性格有关,伟大的作品不应该粉饰社会,应该暴露黑暗,应该为底层人民发声。
最为关键的是,我读他的书,隐隐感受到了艺术。我认为《生死疲劳》写得比《蛙》要精彩,相对来说,《蛙》更像是对他姑姑的记录,虽然里面也有虚构的成分,但现实依据也很多。
《生死疲劳》用各种动物的视角来叙述,写得确实精彩,也很吸引眼球。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小说可以这样写。他好像也说过,《生死疲劳》可以称为他的代表作,里面融入了他很多小说写法。他的语言豪放,大合大开,人性就在这种语言暴露无遗。但凡一本书给你这样一种感觉:想要看完,又不想结束。那么可以证明这本书确实比较吸引你。《生死疲劳》就是这样。
他的小说应该都是围绕他的故乡高密东北乡来写的。至少这两本都是这样。这样的人被称为民间作家。
《蛙》的写法也让我眼前一亮。通篇由五部分组成,前四部分是由书信和小说叙述构成,最后一部分是由书信和剧本构成。书信里是在对一个日本作家写信,叙述是在对这个作家讲述姑姑的故事。剧本是一开始就提到了,一直到最后的书信中,他说剧本完成了,然后就以剧本的方式写完了最后一部分。莫言对小说的构思挺好,安排得水到渠成。小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尽情去想象,恣意去叙述,豪情奔放,却又不失巧妙。这让我感到有一种不同于那种平铺直叙的东西出现,艺术感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语言有些古典的成分在里面,小说里面会穿插一些戏曲啊,口水诗,打油诗之类的东西,也增添了一些乐趣和艺术感。
《蛙》跟娃同音,寓意着生命。描述了姑姑作为乡村医生的一生。刚开始,姑姑接生上千个孩子,后来计生,姑姑又流了上千个孩子。所以,姑姑说自己,双手沾满了血,左手芳香,右手腥臭。同时也描述了这几十年来生育的问题。姑姑晚年时常后悔,觉得自己不该引流那么多孩子,心里不停折磨自己。这是她的错吗?好像又不是,从大方面来讲,人口太多,会影响所有人;但践行政策的时候,底层人民也确实发生了许多悲惨的事。孩子流了,大人也死了。故事的叙述者,蝌蚪,他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响应政策,最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死了。这件事好像是有原型的,莫言自己的妻子当年就是因此流产的。这让他觉得自己有罪,以写作来赎罪,但写完却觉得罪孽更深。
说来也挺悲哀,人在历史的车轮面前真是微不足道。(一些话不能说,因为会锁……改革深入之后,富人是怎么生的,农民又是怎么生的,大家都清楚)而今天,放开政策,但大家却又不生。或许之后,会有许多令人惊掉大牙的政策出现。
最后,奉上《蛙》最后一段话,挺有感触:在良心的指引下,选择能激发创作灵感的素材;在我的小说美学的指导下,决定小说的形式;在一种强烈的自我剖析的意识引导下,在揭示人物内心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内心袒露给读者。这是我在写《蛙》时遵循的并将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
另外,莫言也害怕青蛙,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