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岁月,我们一起走过

      当年轮裹藏着时光不断前行,当流淌的岁月赠与我们叠加的成长和日渐浓郁的沧桑,我怀念那明亮的青春时光,我怀念我们仨的芳华岁月。

      那年,莲、茹和我一起被招聘到我们乡初中任教。之前我们都是从师范毕业回来没多久,也都在乡下小学教学点教书。

      三人中我年龄稍大,也是最粗枝大叶的一个。莲小我两岁,她小巧玲珑,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顾盼有神,做什么事总是思路清晰,游刃有余,说起话来声音如鸣泉叮咚,尤其是声情并茂的表达,赢得无数老师和学生们的喜欢和赞誉。

      茹小我一岁,肤白纤细,貌美如花,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却是一个对什么都要求极其严格的人。比如她的教学,认真而严谨,她的学生管理,智慧而高效。

      那时由于乡下条件还不好,我们仨一个办公室,工作、吃、住在一起。都带班主任,都带语文学科。每当上完课,我们三人就会聚在一起谈各自班中的奇闻异事,交流管理心得,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在管理班级上,交流一个班里出现的问题,其他班便能及早预防,有时杀这班的鸡还能骇那班的猴。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茹班一男生违纪,茹叫其到办公室进行教育,但该男生很是倔强,非但不听劝,还出言不逊。我和莲看不下去了,便和茹三人一起把该男生好好整治了一番。所谓的整治就是我们仨一人一项体育项目对其进行惩罚,深蹲起、俯卧撑和扎马步。当这男生汗流满面要离开办公室时,还喘着粗气的他大声说:“我再也不敢了!”他那一声带着骨子里的不服和不得不服的宣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他的再也不敢了,也映射到我班和莲班的调皮鬼也再不敢顶撞任课教师了。

      那时的我们太年轻,年轻到和学生较真,和自己较真,和自己的工作较真;那时的学生很单纯,单纯到还知道尊敬师长,还能分辨是非曲直;那时的家长还很质朴,质朴到内心深处还固守着一份厚道,还能心怀敬畏面对学校和老师。

      教学上我们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单对朱自清的《春》一文的朗读,我们仨各持己见。我说要读出蓬勃的希望来,理由是:雨中农人们和孩子们的活动最能体现;莲说要读出春来的欣喜,说开头最能体现;茹却说要读出铿锵的力量,结尾处尤其要明显。现在想来,我们说的都没错,只是要把这三种情感融入其中,在相应的段落里呈现就会更完美。可来自农家的三个姑娘,操着蹩脚的普通话,用各自的理解和方式读着不一样的春,想必头上三尺之外的朱自清会因我们土的掉渣的方式作践了他《春》的美而生气吧!

      工作之余,我们仨的生活更有一番趣味。

      绝对的分工合作生活方式,让我们轻松且愉快。

      墙上贴着分工安排,第一周我做饭,莲采购,茹洗碗;第二周莲做饭,茹采购,我洗碗;第三周茹做饭,我采购,莲洗碗,以此类推,循环往复。还贴着每周食谱,下边注明,饭有剩余,做饭者吃掉,如若不够,做饭者别吃。

      除了我,她俩做饭都有绝活。莲做的卤面松软、美味,让我贫乏的味蕾不时得到优厚的待遇,而茹每次炒的菜,更是色香味俱佳,每每让我口齿生津、难移脚踪,让我有享受饕餮大餐般的感受。

      我不知道她俩是如何在工作学习之外学的那样的厨艺,我只知道我不懂厨艺的原因是:我有爱我的母亲和姐姐,她们总是包揽了厨房的一切活计,加上我对做饭不感任何兴趣。母亲偶尔让我做饭,我却总是敷衍了事,不是做坏了不能吃,就是难吃的无法下咽。久而久之,母亲觉得指望我做饭是不行了,就干粗活吧!

      记得一次,茹突发奇想,咱们做烩面吧!我们听了都很高兴,脑海里浮现着大厨拉面的绝技,也想一试身手。那时镇上少有卖面条的,那就只有亲自动手和面了。茹抽空早早地和了面,并做成一片片规整好放在塑料袋中。可当我们放学回到办公室准备一展身手时,却发现那一摞面片早已坨成一堆了。没办法,我们仨只好动手把面团掐成小球,用双手搓成细条状,做成所谓的拉条。那次我们吃上了有生以来最粗、最烩面味的拉条。也导致我们仨晚上,包括第二天中午都没有再吃饭,因为那一碗粗粗的拉条着实太顶饿了。

      现在想来,所谓的闻香识女人,不过是不同的香味里藏着不同精神追求的女人,那种优雅和浪漫总觉遥远和肤浅。而厨艺识得女人真,那一日三餐的认真调配方见用心之真,用情之深,能把人间烟火侍弄得活色生香,在我觉得应该是真浪漫和真优雅。

      我在她俩的影响和指导下,逐渐从不会做饭到会做,再到能做出像样的饭菜来,以至于连我母亲都惊喜于我厨艺的进步。这也消除了她常常念及的:我这不会做饭的闺女到婆家咋个熬成人的担忧。

      我们也曾把办公室当作娱乐场所,课余饭后,打开手机,放着音乐跳操、舞蹈。那时还没有广场舞,我们两两结合,跳着从师范学校学的交谊舞,不管不顾地会叮咚到半夜,惹得楼下老师上来“兴师问罪”,却被我们的快乐感染,竟然加入我们的行列,同玩共乐。

      也曾把三张单人床并在一起,睡在一头,会说上一整夜的各自梦想,会讨论各自心中的白马王子,会谈及各自的伤心往事……年轻的我们或对或错,或甜蜜或忧伤,都将在最美的青春岁月里定格成永恒的风景,闪光而美好。

      我们忙碌着纯粹的教学,快乐着简单的快乐,那是最纯净的时光,更是孕育浪漫与温情的时光。岁月不居,匆匆而过。我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青春的萌动和羞涩,撩动着每个闲暇的时刻。其实在最美的时光里即使谈了没有结局的恋爱,也算填补了情感的苍白,也丝毫不影响我们憧憬美好的爱情。

      后来的后来,我们都在该嫁的年月里,嫁给了该嫁的人,也都先后离开了那所我们学习过、工作过,留下无数欢乐和回忆的学校。我们如成熟的鸟儿离开暖巢,独自翱翔天空,去经营下一段历程。

      在经历无数风雨之后,那颗被生活打磨碾压得有些麻木的心却依然会深深想念对方,想念那段共沐朝阳、同立黄昏的日子。因为我们曾那样快乐地携手走过最闪光的芳华岁月,那段岁月里我们种下没有任何功利的淳朴友情,也种下不掺任何世故的由衷快乐。

      芳华岁月,我们庆幸如此走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561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21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16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70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5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51评论 3 40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1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6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43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06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30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8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5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09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