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得知它是赖声川的作品,却为时已晚,没能买到话剧演出的票。所以只能找来电影版的来解解痒。昨夜趁两宝睡着,忍着睡意,强撑着眼皮(宝妈们刷自由的日常),硬是看完了,因为觉得它太奇妙了。
从内容主旨看,《暗恋桃花源》并不新鲜。剧情是:某剧场这晚迎来现代爱情悲剧《暗恋》和古装爱情喜剧《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因为都与之签定了当晚的彩排合约、又都是演出在即,双方发生争执只为独占唯一的舞台,结果谁都不愿相让只能间隔着排戏(此处源于百度)。
对,这部电影就是演这两个话剧组一幕又一幕交错的彩排。其奇妙之处也在于此---以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话剧形式构建主题,是国内罕见的舞台剧电影。
仔细回想,有四点耐人寻味之处。
1.这是古代的爱情故事,这又是现代的爱情故事。两个剧组的故事就是这样的设置---相差百年,却都是关于“寻找爱情”这同一个主题。爱情的不得永恒却造就了一个话题的永恒。然而,亘古不变的不仅仅是人对爱的追求,还有作为人的本性。“人性”才是“爱情”的宿债。
2.这是同一个故事,这又是一个不同的故事。《暗恋》中江滨柳不间断的寻找白茶花一般的云之凡直至耄耋之年。《桃花源》中的老陶也一直思恋背弃他的妻子春花。两者都在追寻心中爱情的桃花源---这是同一个故事。然而,分明又不是同一个故事。你遇见了什么样的人,就开始了什么样的人生。你,你或你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就开始了不同的人生。旁的都无关了你的生活。《桃花源》里的春花正是选择了江滨柳心中幻象的生活。她背弃了老陶,与情投意合的袁老板结合,重新走了一条路。然而她践行的不是江心中的爱情桃花源,却是生活的一地鸡毛。当幻象踏实回柴米油盐,洗尿布的生活细节里,才发现幻象贴近地面是不能承受之轻。
故事在两个话剧各三幕的交替中不断上演又推进;主题在两个话剧各三幕的交替中不断构建又解构。终于在两剧同时演出,台词交汇之时达到了故事的高潮与主题的解读。
3.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又是一个现实的故事。电影中,在剧组中上演虚构的故事时,始终穿插着一个神秘女子寻找男友的现实故事。这也许是艺术照进现实的意义吧。
4.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这又是一个喜剧的故事。说不清两个故事是喜是悲。《桃花源》的台词动作充满了喜剧元素。尤其是老陶寻死却误入桃花源的生活真是时不时让人忍俊不禁。故事结尾,老陶想要找回春花,却被当做讨债鬼避之不及。之后,老陶万念俱灰,却又找不到了重回桃花源的路。这是一个失去爱情又没有归途的悲剧故事。《暗恋》江滨柳因战乱遇爱,在大大的上海碰到了一生挚爱的云之凡;又因战乱失爱,在小小的台湾失联了一生思恋的云之凡。这是爱而不得的悲剧故事。故事结尾,在病重将要辞世之时,再次见到云之凡,他终于了却了一辈子藏在心底的执念。我想,江滨柳并未后悔选择了现在的江太太。他爱江太太,不然不会将身后事,江太太的生活安排地妥妥当当。只是云之凡也许是他一生云端的桃花源。
人生就是这样,远看是喜剧,近看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