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新岁,万象更新。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25年新年贺词,温暖而坚定,读来让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贺词里的关键词有很多,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人民”这个字眼,“人民”是习近平主席历年来新年贺词里不变的底色,鲜明醒目、温暖而有力。很多人和事,主席总是惦念着、牵挂着,丝丝缕缕结成了千千结,温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正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首故岁,是我们一起携手走过的来路;向前望去,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亦有无限辽阔的未来。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2025年新年贺词中,一句贴心话,体现出的是主席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也是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创造辉煌的价值指向和力量源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这就决定了我们党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必须要认真对待他们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家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对待,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对人民群众生活的细微变化感知极为深切:天水花牛苹果、东山澳角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巨变的一个个细微的缩影;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基础养老金提高、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展现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生活品质、房贷利率下调惠及千家万户,生动诠释了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民的发展逻辑。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根本奋斗目标。我们国家14亿多人,吃饭、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切切实实办好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归根到底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从这个层面来讲,国家的强盛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强后盾,而民生的持续改善,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孩子的教育成才,年轻人的就业发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在习近平主席看来,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人民的幸福,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在于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和谐。这要求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让文化自信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幸福的不竭动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引人瞩目。“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让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人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共创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