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感冒的小朋友很多,幼儿园有的班才来七个孩子。
固然是因为,时近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还有就是所谓“虚邪贼风”。
一个“贼”字,道出了关键。
你以为屋里很暖和,但他待着的那里,正好是个风口;或者,你以为屋里到车上只是短短的几步,但他的小领子里就是进了风!
风,总是在我们放松戒备的某时光顾,所以才“贼”哦。也不是它多贼,是你最疏于防范的时候,它变成了贼。(《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高士宗注:“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感冒,该吃药吃药,该洗澡洗澡,该出汗出汗,不要受风,更不要吊盐水就好,吃药七天,不吃一星期,总会好。
记得自家高堂,足跟痛,按就减轻,隔段时间就又痛回去啦。
每次临别,都嘱:睡时用暖宝隔袜子敷脚踝,没事自己按按我按过的那几个点哦,按到不痛了,就好了。
但却总不见好,每次见面都还得出手。
直到——再见时带去布底高帮老棉鞋。老人家的脚底痛老毛病,就好了。
这个老棉鞋,就像前面说到的小马甲——千条医嘱,不敌一个“容易操作”;要是“不用费劲”,就更上境界啦!
这也是医者要反省的,给到方法,不如帮他建立好的日常。
最近看到个讲法,也许片面,但很触发思考的:中医不是治病,是调常的。
——就是帮同建立好的日常。
P.S.
《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虚邪贼风”,之前,还说了这样的话——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溺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看似都是病外说法,但依教奉行,病安从来?
因此,也才有所谓上医、中医、下医的说法啊。
——2014-12-23 10:32 ,自己是这么想的,现在,仍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