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电影《无名之辈》,电影中有很多的点,让我有所触动,但看过之后的思绪一直如同一团乱麻,让人无法准确的捕捉,清楚的表达,可能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因此对于电影的触动点也不尽相同,断断续续做点整理。
"皇上"陈建斌饰演的小保安马先勇,让我想起了2015前由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勺子》,同样的小人物,乍看之下一眼蓬头垢面的样子,但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在世上苦苦奔走。
而在《无名之辈》之中,原本是协警的马先勇(陈建斌饰)在车祸后不得不时刻面临生活的窘迫,对妻子和妹妹的愧疚,对女儿的无奈,以及那份渴望再次获得却始终也不得的协警工作。整部电影当中, 我记得马先勇脸上始终是带伤的,脸上擦破皮的血肉,隐约的血迹,那些伤痕似乎也意味着,那场车祸所带来的影响,是那样直接、、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他今后的生活当中,而他自己似乎无暇顾及,或者也根本不在乎那些小伤小痛。我们不知道他在经历车祸以前的日子有多么幸福,但最起码有老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健康的妹妹,以及一份体面的工作。但,生活有时就是很无常,也许一个很小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需要伴随着漫长的后悔与愧疚去回忆去弥补。
马先勇的可怜,既是生活的悲剧,又是对于生活的挣扎,你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到最多的便是无奈,但那种无奈并不是颓废的无奈,而是无时无刻又不在在生活中挣扎,在拼命努力的活着。
而电影当中让更加我印象深刻的,是章宇饰演的胡广生(绰号:眼镜),他给我的触动在于,当眼镜看到自己和好兄弟(绰号:大头)的抢劫行为上了电视新闻时,所说的一句话,他说:“我晓得这一天迟早要来,但没想到这么快,大头,我们混出头了”,“我们混出头了”,似乎是对于自己抢劫行为得到的满意结果,或许对于这次抢劫行动,获得收入是一方面,但同时存在另一种期待的收获,便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即便这种关注,可能是消极的,不良的,为人们所鄙视的,但只要获得关注,就是眼镜认为的“出头了”。
这种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方式,是孩子想要玩具得不到满足时蛮横的发脾气,是青春时为了引来喜欢的人目光的而暴力打架,是经过一番努力而得不到认可后的自暴自弃,简单,无奈,又直接。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认可,希望得到理解,希望被赞扬,希望我们自己被他人所需要,以此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当被需要无法满足时,引起关注便是第一步。
从后面眼镜和大头的对话,我们不难看出,眼镜对于犯罪的严重性是没有清楚的认识的,把抢劫当作了侠义的手段,眼镜之后所举的例子:钢铁侠、蜘蛛侠、神雕侠侣,给自己和大头的组合取名“头盔侠”的时候,都表明在他心目当中,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勇敢无畏的,从这样一种得到社会关注与认可的方式,可以大胆脑部他内心的活动“老子干过这一票,还上过电视,以后对于同道中人来讲,牛逼了。”
这样一段不起眼的对话,让我想起了当年上初中的自己,那时候,作为班里的中等生,是老师眼中听话的孩子,不会有值得夸赞的优秀,也不像顽劣的孩子,需要老师时常点名敲打。青春中那渴望被关注的期待被放大,哪怕,是不好的关注,至少能够以此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在某一天的课间,在教学楼道的楼梯拐角,光明正大的,点起了一根烟。想被别人看到该多么的牛逼!想即便被教导主任抓到,我也与那些在厕所里偷偷摸摸抽烟的小混混也大不同!幼稚的没有丝毫害怕,甚至满怀期待。
于是,当我看到电影当中的眼镜,说出那样一番话时,我似乎明白,在没有学历,没有工作,自然没有经济生活当中,长期被世界所忽视,他最后只能选择了那样一条道路,也许他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也知道自己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除了金钱之外,从这次行动当中还会获得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存在感。
陈奕迅的《浮夸》当中有这样一句词:重视能治肚饿,未曾获得过,便知我为何,大动作太多,犯下这些错。对于电影当中的眼镜,对于初中时那天下午的我,可能有比“填饱肚子”更需要的东西。
(闲来无事,自己总结,不算影评,只是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