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隔壁县培训课标,偶遇十八年未见的师专同学。顿时玩心大起,约了一起吃饭,然后回首往事,解读现在,憧憬未来。
静个子小小的,已是二胎妈妈。虽然岁月也给她留了一些痕迹,不过,能把婚姻和自己捯饬好的女人,眼里有光。
那时的燕是美女,后面排着一串追求者。但读师专时,她似乎没有谈恋爱,毕业一年后,嫁做人妇。当时去参加婚礼的同学都回来说,她与老公,并非良配。这次看到她,长胖了许多,脸色却不好。饭桌上,她谈起了她的婚姻,原来这段时间,她们在闹矛盾。矛盾的根源在她老公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她不关心,不过问,冷漠,不正面交流。在谈话中,她多次说:“我想,我一个城里姑娘,嫁给你一个乡下人,我爸妈给钱买房子,你家里什么都没有,你还不让我幸福。”我突然就明白了:这是一场不对等的婚姻,她并没有摆正她的位置。哪怕是这么多年,她的优越感,足以压垮身边的人。
其实,现在的婚姻绝大部分都是以爱为基础的。只是走着走着,大家都懒得去表达这份爱了,或许就是爱已经被生活琐事消磨殆尽,相处时间久了,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指责的都是对方的不是,如果任何一方有瞧不起伴侣的举动,那在婚姻里,基本上都是消耗而没有滋养。
(二)
儿子上一年级后,我很少出门,倒不是一心扑在他身上,二是骨子里喜欢这份安静。每天捯饬花草、撸猫、读闲书、陪伴儿子,偶尔约三两朋友吃饭、看电影。生活仿佛就像是被复制好的一样。
那天培训没有回来,儿子打了几个电话,说实在是想我,回来了也一直表达他的这份想念。我说我遇到了十八年前的同学,一起回顾青春。他问我十八年前他在干嘛?我是不是怀着他?原来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十八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我笑着对他说,十八年前,我还是外公外婆的宝贝呢。“然后呢?”他问,“然后我成了你爸爸的宝贝。”“在然后呢?”“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宝贝呀!”我点点他的小鼻子说,儿子开心满足地笑了。
爱,多数时候也是一种传承。它往往藏在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在孩子的教育中,我想告诉他,他是被爱着的,也想教会他如何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