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好几遍成甲讲的《微习惯》这本书,发现微习惯跟自控力关系匪浅,立即跟大家分享之。
这本书的作者斯蒂芬盖斯不是什么大咖,跟我们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贪图安逸的宅男,拥有不完美的生活。但是他从2012年开始,通过每天一个俯卧撑,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拥有了梦想的身材,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他的爆款文章《挑战一个俯卧撑》至今还能收到读者的正向反馈评论。
挑战1个俯卧撑
每天一个俯卧撑就是他培养的第一个微习惯。而《微习惯》这本书也是他通过写作这个微习惯来完成的。
作者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呢?好奇不?
一般来说,我们想要改变,主要通过动力策略,或者意志力策略。
动力策略就是打鸡血,就是我要变女神!我要马甲线!作者认为,动力策略不可靠。动力本身就是一种感受,想要激发锻炼的动力,就必须大过舒服滴葛优瘫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会日料减退,很不可靠。
意志力策略就是咬牙坚持,做不到就怎样怎样。但是意志力策略就是一种苦行,会越来越痛苦。
作者有一天在跑步机前心灰意冷,就开始思考人生,他的计划是每次运动60分钟,但是真的坚持不下来。于是就灵机一动,把目标变成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
他摆好姿势做完了一个,感觉好轻松,那就再做一个引体向上吧,感觉还有余力,就又做了几个,最后居然陆陆续续锻炼了十几分钟。有的时候,很累很累,趴在床上,但是想想只有一个,还是会爬起来做完才睡。人生从此走向光明。
虽然每天只有一个俯卧撑,但是力量真的好惊人!半年后,他就从每天一个俯卧撑发展到了户外运动,然后把这个习惯迁移到了其他领域,比如每天写50个字,每天画一笔画。
这就是微习惯,就是把习惯大幅缩减。
比如我们可以把每天写一篇文章,变成每天写200个字;把每天锻炼1小时,变成每天做7分钟的seven,或者一个俯卧撑。
一个俯卧撑、50个字有什么用?
刚开始作者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结果摆在眼前。做一个俯卧撑和5个俯卧撑的动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的大脑就会指挥我们多做几个,积少成多,就很可观了。
因为我们的目标足够小,小到不可思议,完成毫无压力,所以我们不会惧怕开始,而且会下意识地把成果扩大。既不需要什么动力,也不存在需要坚持下去的阻力,很容易有成就感,会给自己额外的任务。既然已经写了50字,再写50字又有什么难的?慢慢就会形成惯性,带着我们往前走。不会因为没有完成目标而沮丧,反而会慢慢达成大目标。
建立微习惯的8个步骤
1.选择一个想要养成的微习惯。
2.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3.把微习惯纳入自己的日程之中,什么时候做微习惯。
4.建立回报机制,达成之后设置奖励。
5.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7.服从计划,摆脱高期待值。不要随便提高目标值,可以做20个俯卧撑的时候,目标还是1个。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有创意的替代奖励:
很多人运动以后,身体会产生一种快乐因子,内啡肽,这就是给自己的回报,大脑收到以后会感到一种愉悦感。
微习惯完成以后,我们也不能这么做,我们可以想一个有创意的回报,欺骗大脑。比如哈哈大笑或者看一段搞笑视频。
如何判断习惯已经养成?
1.身份认同发生变化。过去:我每天要读多少页书,现在:我经常读书。过去:我每天要写多少字,现在:我是一个写作者,一个作家。
2.我们不需要再考虑这个习惯,它自然就发生了。
3.心里会知道,我会做这件事,只要不出意外。
原来我们都是微习惯的践行者。10周训练营只剩下29天,你的习惯养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