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尊严,不是用献血换来的。没有哪一个组织,哪一个团队的伟大,不是大浪淘沙后成就的。没有哪一个英雄,哪一个个人的进步,不是千锤百炼得来的。
一、秦国崛起历程
第一阶段(100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677年,先是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岐山以西之地;后经数代国君近百年与西戎的战斗,得关中平原,为秦国称霸,谋求了发展空间。
第二阶段(38年):公元前659-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招揽人才,血耻崤山,而后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征服西戎,周天子送来金鼓,承认穆公西戎霸主地位。
第三阶段(约250年):公元前621年—公元前363年,秦国战略空间被压缩。
第四阶段(约50年):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16年,秦孝公用卫鞅,行法治,10年间变贫弱为富强;秦惠文王即位,因权利之争虽车裂商鞅,但继续奉行商鞅国策,于公元前316年前后,灭巴蜀、败义渠、稳后方,破三晋、削弱强敌,掌握了向东拓展空间的战略主动权。
第五阶段(47年):公元前307年—公元前260年,先有秦穰候魏冉辅助昭王(芈八子之子),起用白起,合纵击齐,向东伐楚,实成霸业;后昭王再用范睢,改“称霸战略”为“灭国战略”,长期坚持远交近攻。至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斩杀赵军45万于长平,中原最大对手被彻底击溃。
第六阶段(26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21,秦王赢政,历经亲政立威、夺权图治,重用文臣李斯,武将王氏、蒙氏、李信等,至公元前221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
二、秦国强大原因
秦王深谋远虑。秦国的历任国君都传承了霸业基因,各代国君大多明智而又有抱负,善用明士,重点是勇于改错。比如,秦穆公两次伐晋失利,秦军三主将狼狈而归,朝野上下,群情激奋,皆曰将之过、可杀!但秦穆公放下国君颜面,主动承担失误,另全国乃至后世敬佩。还有,秦王赢政亲政后,愤恨嫪毐和吕不韦党羽,加之发生韩国水工间谍案,遂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书《谏逐客令》,历数秦穆公以来客卿成就,特别是商鞅、张仪、范雎等人推行变法图强国策历史经验,劝解秦王招揽人才的重要性。后秦王赢政收回成命,召回李斯。“客卿制度”能够长期继承和坚持,一方面在于各代秦王“重志向、轻颜面”的务实作风,更得益从秦穆公开始的“知错便改、谦虚谨慎”的榜样作用。
秦人遇挫不馁。秦人受封之地位于周朝时的中国西北,地荒人稀,蛮族骚扰,资源匮乏,想要生存发展,必须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来争取政治资源和发展资源,以适应“与天斗、与人斗”的现实状况。在烽火戏诸侯中,坚持派兵救援周幽王,受到后任周天子的信任,被授予讨伐西戎的权利。而就是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秦人也认认真真的干了近百年,终于使秦国政治上得到法定授权,军事上军队数量突破了“三军”限制,发展上赢得了战略空间,突显了秦人的韧劲。就是被后世列为榜样的秦穆公,虽兵败崤山,再战再败,仍能瞄准目标,发愤图强,及时调整战略,西进征服西戎,稳定后方。
秦地攻守兼备。首先,秦地地处中国西北,在秦君征服西戎后,中原各诸侯国不容易对其形成两面夹击,在战略上处于优势。而且,西北方向还有大量可以用以耕作的土地,秦国通过西征战获得大量土地,扩大了农业生产,满足了连年的战争支出。加之,西北产良马,秦国骑兵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其次,秦的核心国土—关中平原易守难攻,北有黄河,南有秦岭、东面只有崤函一条通道,只要扼守函谷关,层层布兵于崤函战略通道,其他诸侯国便无法有效破秦。曾经六国联军也攻破函谷关,楚也曾翻越秦岭打到蓝田,但士兵一路爬坡作战,精疲力竭,后勤供应不上,结果不是被击退,就是主动退兵。第三,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建议,灭蜀并巴,建立了稳固的后勤基地,使其满足了连年征战的需要。
国策符合发展需要。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发展的制度基础,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基层乡里制度)、军功爵制度(激励机制)、经济制度。君王开明持续坚持了东进国策,一边远交近伐,一边连横瓦解。秦惠文王时,采取避重就轻,远交而近伐,攻灭巴蜀策略。秦昭王时,继续实施远交近攻,蚕食诸侯。秦王赢政时,用收买和离间的手段,破坏六国人才,逐个击破诸侯国。秦人“谦虚”,做到了海纳百川。“百家争鸣”后,尤其是战国期间,人才济济,各国有志之士学成后,都想通过仕途体现个自价值,秦国虽地处偏远,但国君开明,制度保障,只要是人才都能在秦国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到秦王赢政征讨六国期间,聚集了几乎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包括李斯、姚贾、顿弱、王翦、王贲、尉缭等人。
三、对于个人和团体发展的启示
一是目标要长远。目标设置太近,眼前的障碍就容易被放大,失去进取的动力。二是意志要坚定。遇到困难,首先应该要想到解决方案,而不是选择退却和放弃。三是要培塑谦虚品格。成就任何伟大事业都需要团队的力量,用好人才需要谦虚和肚量,防止一意孤行和自恃清高。四是趋势要适应。坚持学习,勤于思考,学会观察,把握趋势,做出选择,躬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