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昨天的咨询,我的收获是要慢一点,再慢一点,要读懂来访。尤其是在他一句话的最后,他说的那个‘“尤其是……”这句话里面,要让他多说一点。来访说:尤其是给梁老师做了两次案例,非常不满意,非常打击自信心。这时候可以同理来访,说:确实是已经学习了三年,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得咨询很好,但是上次给梁老师做的两次咨询自己不满意。这样的一个深层次的高层次的共情,来访就会觉得有一种被懂得被理解被珍重的感觉。还可以问来访时,你谈到非常打击自信心非常不满意,在这点上你还可以再多说一些吗?那么来访就会再说一些之前做的案例,给家长的、给那个一起学习的老师做的案例,总体下来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那个一起学习的老师,他是从专业的角度给来访的这个咨询水平打这个七八分的水平,尤其是转化咨询目标做得很准。就不会像这一次咨询师给来访赋能,来访不同意。接下来咨询师可以再共情来访之后再多多探讨之后,问来访,那么接下来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那么来访可能就会说其实这两个咨询也只是代表这两次咨询而已,并不能够就代表我的咨询水平。通过这两次咨询,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也和来访多探讨,多在来访的诉说里多呆一会儿,多共情理解来访和来访再次确认澄清他想要的,他想要表达的,然后再用焦点的一些技术给来访提问赋能,这时候,来访就能接受了。
我的咨询目标就是这两次咨询非常不满意,打击了自信心。如果让我感受到情绪的接纳,然后从两次失败的咨询学习到什么,这次咨询就完美了。
通过这个两次现场咨询,让我受挫了,但是从受挫的这两个咨询里面,可以重新建构出来意义,虽然受挫了,但是我可以从中找到失败的经验,找到我下一次避免这些错误再重新出现。从两次失败的咨询中,我学习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可以和我多聊一聊这两次咨询的收获点和学习到的地方。然后我就会接下来说,我对我自己这两次的咨询的不完美,能够接纳,然后我就自己就会重新建构,下一步我应该怎么做,我就会一种平和接纳的心态来找例外,也会自己赋能自己,会做好打算,怎么做继续学习。(写到这里,想到来访者果然是可以自己给自己赋能的!)
增加部分:和来访探讨学习心理咨询师的意义,来访业务学习了三年,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了不少,如果说几年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咨询师,那个时候的可以帮到更多的人,那个时候的你会对现在的自己说什么呢?家人和孩子、周围的人又会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