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点,放弃工作了近十年的单位,来到了一个公立学校,拿着不到之前一半的工资开启了我工作的新征程,当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有个和儿子一样的双休和寒暑假,能陪着老公儿子去全国各地去走走,看看。
这一年的寒暑假,向西到了新疆,向南走到了海南,孩子们在新疆品尝了超甜的哈密瓜、提子、西瓜等水果,了解水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和当地的日照时间有关,另外带着孩子参观了一个个小山丘似的雅丹地貌,找到了西游记里沙和尚出生的流沙河,还亲自上树摘了野生的黑枸杞;海南之旅让孩子们第一次体验了坐飞机的感觉(儿子觉得飞机上坐着不如火车舒服),体验到同一个蓝天下的不同气候,上飞机之前还是裹着大棉袄,下飞机就脱得只剩下单衣了,另外海南的特色就是椰子树和槟榔树了,它们是那样相似,都是笔直的树干,不过椰子树粗(比做男子),槟榔树细(比做女子)……外出走走,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领略了各地不同的风情和美食。
这一年,除了寒暑假,我的工作也步入了不同的轨道,之前的校外培训主要是思维的拓展和拔高,授课内容是各种各样的主题板块,授课方式是大一统教学形式,时间短任务紧,因此每堂课都是满堂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极为有限。校内授课特别是自从来到中方圆这个大家庭,授课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授课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授课方式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教学形式,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我曾经一度极为困惑,课堂全部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可是一堂课下来,留下来却是乱哄哄的课堂、未完成的教学目标和未做完的练习题,难道这样的教学模式真的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吗?就在这时,朱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追求学生主体性,绝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绝不能成为课堂的摆设,教师绝不是无用的!”此后的教学里,我作为老师的功能又回归了,可是借用同事给我的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了,总是急于把结论告诉给学生,哦,原来我又矫枉过正了。
就这样,一学期下来,在不断地调整和纠错中缓慢地前进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到底该是怎样的呢?尽管身边的同事给予了诸多的解释和帮助,似乎愚笨的我还是没开窍。直到看到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我若有所悟……
无论追求何种教学模式,我们追求的课堂感受应该是一样的,借用佐藤学先生的词就是“润泽的教室”:这是一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在这种教室里,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倾听,更应该学会倾听的是作为课堂主导的老师,老师在课堂上要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要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做一个与学生息息相通的教师。
回望2018,充实而快乐;展望2019,憧憬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