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一组数据:
当你存1万元,你失业的日子就有3个月的缓冲期。
当你存10万块,就等于有了一颗定心丸,即使半年不工作,也不会觉得焦虑。
当你存100万,就可以三五年不工作,四处旅行,然后等下一个新的时机。
当你存够500万,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安逸的晚年。
宗旨就是:存钱是一个人顶级自律!这话真的有一定的道理!
刘树军和老婆秀美拿着一份稳定的退休工资,手里握着20万存款,还有一个小套房用于出租,每年春节前后到女儿家小住几个月,其余时间都在本地生活,这种状态羡煞一大半同龄人。
刘树军夫妇都是西北普通的工薪阶层,刘树军做技术工作,而秀美则是流水线上的职工,计件取酬。
从开始结婚两个人就达成一致:一个人 的收入维持家用,另一个人的工资除了个人开销全部存起来。
结婚的第六年,住的平房作价归户,刘树军家的存款刚好够房款,没有外债。
此后他们的存钱模式并没有改变,先后用平房置换了一套两居室改善居住环境,女儿初中毕业那年,刘树军单位集资房子,他们家拿出所有的存款购买了一套58平的一室一厅,装修后用于出租,租金虽然不高,比把钱存银行性价比好一点。
随着时光的推移,女而慢慢长大,刘树军夫妇的薪资待遇也有所增长,供女儿上大学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女儿大学毕业那年,秀美企业女工50岁退休,而刘树军还有5年才能跑完职场,秀美立马找了一份工作并且自我调侃:“咱不是干部,用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
退休工资存在理财账户,再就业收入维持生活,刘树军继续存钱。
有同事调侃秀美:“好不容易熬到退休,要么出去旅游,要么跳广场舞,就那么一个女儿,挣那么多钱干嘛?”
“你也知道,我这个人闲不住,就陪着老刘再干几年。”秀美不想和同事解释那么多。
晃晃悠悠刘树根终于熬到了退休年龄,秀美也辞去再就业工作,夫妻两个立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此时女儿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双方家长坐在一起商量孩子们婚事时,男方爸爸开门见山:“孩子们结婚是大事情,婚房应该我们买,我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只能给孩子在省城付两居室的首付。”
男方妈妈接着补充:“彩礼和三金按本地习俗,不能委屈孩子们。”
刘树军和秀美对望一下眼神,刘树根说了自己的打算:“结婚是两个孩子的大事,我们也支援一部分首付,这样孩子们的压力就小一点。”
男方父母根本没有想到刘树军夫妇也会出首付,自然感动不已。
购买三金的时候,两个年轻人象征性挑了一对婚戒,一根项链和一对耳环,总共花了两万元。而刘树军执意要给女儿买一个戒指,女儿也没有客气,直接挑一款自己喜欢的样式,也是两万元。
很快三居室到位,两个年轻人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完毕,刘树军加上一部分和彩礼钱合在一起给年轻人买了一辆代步车。
刚结婚有房、有车,在省城已经能够安定下里。
办完孩子们的婚事,秀美理财账户还剩余20万,两个人的退休工资和小套房的房租加起来有一万元。
虽然没有任何经济压力,刘树根夫妇依然每个月只开销5000元,剩余的钱依然存起来当成生活备用金。
偶尔到女儿家小住一段时间,秀美包揽了家庭的伙食,5000元也够一家四口吃得好好的。
刘树军夫妇就是众多退休夫妇的一个个例,他们出生在计划经济时代,父母存钱过日子的习惯影响着他们——存钱过日子。
虽然他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坚持存钱的习惯让他们有自己的住房,还能收租,孩子成家的时候亦能帮忙,说他们顶级自律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