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体越来越多样,渗透范围越来越广,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明星和网红,以及像熊本熊、美国队长等这样的虚构人物。每个“名人”周围都聚集了众多粉丝,许多铁杆粉丝对她们的偶像更是如痴如醉,这也引发了商业世界对IP概念的热炒。
对面这种现象,不免使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会被电视网络中的虚构角色打动?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的研究者做了四次关于“社会替代假说”的实验。该假说认为,人们会通过电视、电影、音乐、游戏等科技手段获取实际生活中缺少的归属感。
在其中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让222名大学生先花十分钟时间写一篇文章,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再写一篇文章,谈自己没有喜欢节目可看时看的电视节目。最后,研究者让他们把自己写的东西尽可能详细的说出来。
结果发现,写完自己最喜欢电视节目后,被试口中很少表达出孤独感;而写完打发时间时看的节目后,被试口中会表达出明显的孤独感。可见,我们可以通过电视里的角色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另一个实验结果则显示,当我们遭遇失恋等人际关系方面打击时,光是想一想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就可以对我们受伤的心灵起到治愈效果。那么,我们怎么会对电视或网络中的人物产生感情呢?
研究发现,人们在回忆自我和想象与自己的相关的人时,脑区的活动情况非常相似,大脑中的中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皮质都会比较活跃。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电子媒体的崛起,比起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大多数人其实更熟悉电视或网络中的人物,这导致人们对这些人物产生依恋。
神经科学家约翰·卡西奥普指出,孤独和我们是否独自生活无关,造成孤独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无法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电视和网络中的虚构人物则代替真人满足了我们的情感需求,大脑其实很难判断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构的。
实际上,我们越是依赖虚构人物,大脑就越会将它们视为现实人物。生活在面对面互动越来越少的世界,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了,这时候虚构人物趁虚而入,成为了我们情感的依托。
一起学习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让它成为了解自我、改造自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