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总能碰到这样一类人,他们遇到一些事情和问题时,喜欢不加准备和思考就去找别人索要直接的答案和解决方案。不少人都讨厌和鄙视这类人,并给了一个标签“伸手党”。然而“伸手党”招谁惹谁了,竟引得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般厌恶?
其实“伸手党”根本没有招谁惹谁,只不过触动了那些以高智商和高情商自居,并自傲的人们的敏感神经而已。
从商业角度来看,根本不存在“伸手党”。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等价交换。除去道德、情感、伦理等因素,交换的过程很简单,一方支付货币,另一方提供产品和服务。去菜市场买菜,你付给菜商金钱,菜商给你菜。这个过程简单又自然,菜商绝不会去想,你怎么不去开垦田地种菜而要来买菜。
你购买了一些付费服务,在服务过程,如果一些地方让你感到不满意或不爽,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肯定是抱怨服务提供方的种种不足,甚至会去投诉和索赔,绝对不会想为什么自己不花时间去亲自解决问题。但在这个商业过程中,你就是一个“伸手党”,伸手索要直接的答案和服务,可是很多人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自己付了钱。
“伸手党”并非天生,是你滋生和助长了他们,然后又想毁灭他们。
世界是多彩,社会是多元,人性也是多样的。面对同样的问题和事情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归结起来无非两类:自己思考和探索以及寻求外界和他人的帮助。对于问题解决者本身而言,两种方法没有本质上的孰优孰劣之分,关键在于能否把问题和事情给快速解决。
在人生地不熟的他乡,你问过路吗?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伸手党”现象么?但你不会承认自己的这种“伸手”行为。给你指路的人,绝不会告诉让你自己去找的答案,他们会直接给你答案,告诉你左转右转然后再右转左转。
问路这件事,不论问路人还是指路人都不会认为有什么“伸手党”的行为,然而,很多人在处理其他方面的事情和问题时,却对“伸手党”行为大加贬斥,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行为。
或出于亲情和友情,或出于好意与好心,你时常要免费花时间去回答一些认为毫无质量的问题,而咨询你的那批人有时会越来越依赖你的建议和答案,这样你培养了一批新的“伸手党”。这时你终于愤怒了,内心开始对他们产生不满,开始抱怨为什么他们不能自己思考和动手去解决问题呢?
其实这是你的应对方式不对,滋生和助长了这种行为的蔓延。首先,你不是观世音菩萨,无法做到有求必应(其实,观世音菩萨也不都是有求必应的);其次,你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做有求必应,所以你可以明确拒绝;最后,你可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清楚你的原则和底线之后,你身边的“伸手党”肯定会少许多,尤其是最后一点。
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这个似乎和“伸手党”问题没有关系,但如果你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你对“伸手党”会有个新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厌恶和鞭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坦森在他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写到:
不要担心你能取得的个人成就,而是考虑你曾经帮助过的人是否成为了更优秀的人。思索那些将要衡量你生命的最后准则,天天努力,最终你将收获成功。
我是一个专业的人,真诚地认为管理在做得好的情况下是所有职业中最高尚的,没有哪一个职业能像管理一样能够为他人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懂得承担责任并取得成绩,以及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
每个人都有选择度过人生的方式,也有各自衡量人生的标尺。如果把帮助过多少人获得成长获得更加优秀作为标尺,你内心会有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看着和培育一颗种子从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内心的喜悦之感是无法比拟的。
不是宣扬你要刻意去做个好人,而是要能够秉持一颗帮助他人学习和成长之心,让更多人能够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贫困,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和幸福。
如同拥有的财富一样,每个人的数量多少不一;同样,人的智商和情商也一样有高低之分。富裕之人大多数时候无法理解贫困之人的那种绝望和无助,同样智商和情商优越的人也无法感同身受一般人的困惑和无助。所以对于不论何种原因的“伸手党”,我们至少可以做几点:
1. 直接帮助他们,不要抱怨;
2. 直接给出答案时,授人以渔;
3. 如果不想提供帮助,没有关系,直接拒绝,没有人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
4. 如果自以为智商和情商可以碾压大多数人,请忽略以上一切,绕道行走。
死后会有多少人记得你?肯定不会很多,但至少那些接受过你帮助的人会记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