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认知与集体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过去经常跑面试,作为被面试的一方,本应好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但每次都不容易,从没有一次顺利得像热刀切黄油。这让我怀疑自己的能力,但面试成了以后,又会发现身边的同事根本没什么厉害的,他们的能力甚至有点对不起当初那么刁钻的面试。渐渐地感觉入职考试也好,公考也好,各种考试都好,没通过的时候,它就像一堵高墙,像高冷的爱豆,过了之后,你又会看不起它。考试的价值就这样在通过之后断崖式下跌。我不免时常审视这个制度,到底是为了挑选最中意的,还是仅仅因为人太多,而不得不设一道滤网。如果“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真理,那么不合理的就是只强调一部分“材”有用的考试制度。无论是本题中的管仲,还是历史上其他时期的能臣干将,没有一个人是因为通过了某种考试而被重用,换句话说,从古至今,挑选人才的最好方式从来都不是考试,也没有人会对考试抱有“知遇之恩”。猎头行业的兴起,似乎也证明仅靠入职考试无法胜任甄选人才的任务。不可否认的是,材有大小之用,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距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理应青睐能力最突出的精英,但拿着筛选精英的细网去筛普通人就有点搞笑,2020年,我曾在BOSS直聘上看到一条用人启事:“获诺贝尔奖者优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共济会在招人。
制度存在缺口,是我一直以来的臆想。作为普通人,甚至一个孤例,我总是幻想与某些制度抗衡,或是脱离某些制度。这很奇怪,明明现实中没有任何组织加害于我,我却滋生出这样的受迫害妄想。如果把集体和个体比作脚和鞋,我不会否认自己是鞋,因为把任何一个人单拎出来和集体做力量对比,这个人终会成为“鞋子”,不得不依从于集体的规则,修改自己的尺码。但我又怀疑,每个人终其一生,真的有探究到自己所处之集体的全貌吗?他们对眼前的庞然大物究竟有几分了解?既然如此,许多人的“三观”又有几分可信?基于此,我总要质疑,质疑别人概括性的观点,质疑每一句带有“凡是”、“都是”、“总是”、“就是”等字眼的言论,也包括自己的。质疑并不是完全好的,我的很多麻烦都来自于诸多不必要的质疑,比如数学公式,明明只需记住就好,我却总想从最基本开始推导,以至于高考的时候还存在诸多记不住的公式,需要在草纸上一步步推。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性格缺陷,主要是没有兴趣去探究,有兴趣的话早晚会弄明白。像这样的缺陷还有很多,有些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我就不得不去学习并尝试了解它,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发现:自知之明的获得是无法独立完成的。似乎没有人可以坐在井里就把自己认识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是读到“吾生而有涯……”我几乎不可能凭自己悟到这样的道理,也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时常无知。正是见识了别人的牛逼之处,才认识到自己的傻逼之处。不经意间,我也想起那些数学公式,前人苦苦推导,总结出来,不就是为了让后人省却苦苦推导的重复劳动吗?唉……
我也常臆想自己是盲人,天然只能看见一片黑色。如果周围没有人告诉我世界长什么样,那么世界于我就是一片黑色,我甚至也不能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一个三维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可以证明,个人认知依赖于外界影响。一个人的三观,是有可能被集体塑造成特定形状的。某些自由主义者就觉得这很恐怖,但相对于真实存在的恐怖,美好的自由却显得有点儿虚无缥缈,没有人能够准确形容它长什么样,比起总想着赋予其他人自由的人,我逐渐愿意相信那些揭示恐怖事实的人。立足于恐怖的事实之上,至少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危险,如果人生本就是这么丑陋和恐怖,那么目前平安无事的我,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