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快二十五年,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能清晰想起音容笑貌及名字的却不多,其中部分老师已阴阳两隔,健在的常联系的也较少。时间自带删除功能,校园所学知识绝大部分还给了老师,现实生活中几乎用不到书上的内容。回头想想,当初读书时考50分与考100分有啥区别,难道仅为了证明某比某更聪明?
无意中看到一则视频纪录讲述“你的小学母校还好(在)吗?”弹幕如潮!这年头,谁没念过小学?谁会没有一间母校?然而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则几乎惊人的相似,即“小学校园还在,但可能已不是学校!”up主提供了一则官方数据,1997年全国有小学约62万所,2004年全国小学仅16万所,所以你的小学母校可能在撤去那个数据里。
我的家乡在很偏僻的一个农村,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地处三个县(州)交界处,我十四岁前都从未到过县城,后来考上高中才第一次进到县城。我的小学前身据说是解放前我爷爷开的私塾学堂,解放后就演变为公立小学。那时师资很缺乏,但读书的孩子很多,从小学一到五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每个班都有三四十个孩子。老师中很多民办代课老师,老师本身也没多高学历,上过初中的老师都是学历很高的了。父亲与两位叔父都是初中毕业,但因为成分问题不能继续报读更高一级学校,但也不能到学校代课任教,所以父亲兄弟三人一辈子老老实实的做了农民。到了我们上学的时候,在初中毕业以前,我都记得每次学校要求填表都有成分一栏,每次填写我都很纠结,这个空格什么时候有个结束呢?
一转眼我的孩子念高一了,在离老家一百多公里的一个小城,开车单程走高速要两个小时。我们一家的户籍还在老家,家里的老屋已不在,土地都是给村里的亲戚耕种,每年都会接到老家乡里学校的老师(不认识,对方说她是老师)来电,询问孩子就读学校的信息,登记孩子上什么学校,哪个班级,她们表示孩子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都会每年来电,这是她们教书以外必需完成的工作。
我的小学校园现仍然在原来的校址,那里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校园里已没有孩子与老师,是服务当地百姓的村委会办公场所。我的初中学校在离老家40里地的区上,听说前两年也差一点被撒并了,当地的许多村民集中到政府去诉说要求,才保留下来。但可预见的不久,仍摆脱不了撒并的命运。
老家土地里很大一部分都退耕还林,剩下的田地中水源与交通好的会租(送)给留守的人耕种,还有一部分土地种植柑橘与桃子等经济作物,单纯种地的人越来越少,靠天吃饭根本不能保障一家老小的日常开支,外出务工成了最常见谋生方式。老家的青山绿水很好,空气也清新,为了更好的生活,放弃家里的田地,常年在外务工,支持国家制造业,大基建的发展,稍微有点条件,都宁愿孩子到县城去接受更好一些的教育。这也反过来促使了乡村小学的撒并。
你的小学好与不好,在与不在,可能仅仅是一时的感慨,但却最深刻地牵动着普通老百姓的命运。老百姓在享受普惠教育、全面脱贫等政策红利的同时,却也在默默的承担着各种改革试错成本。为人民服务,为全体中国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的目标与宗旨需要更多有识有胆有行动力的人投入,单独依靠某一个组织或个人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你的小学母校无论在与不在,它永远都在你心底里,记忆深处。只要人活着,它就存在。愿这份美好纯真给予我们更多前行的动力,生命不熄,奋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