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 焦虑 努力
晨练途中偶遇惊人一幕,后悔没带手机,没有留下这精彩瞬间。只能委屈大家,勉强从我的文字叙述中去寻找感觉。开源河桥下一座石头小桥上,一只大黄狗正在努力的爬上一块巨大的石头,河南岸有它的主人在闲庭信步。也许他与主人一起晨练,贪图玩耍走上了水面上的石头桥,从对面能走过来,但是想走过去有点儿困难,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堵住了路,很难跨越过去。主人正漫步河边,发现他的大黄不见踪影,停下了脚步拍手呼唤它。大黄也很急切的想到主人的身边,努力了一次又一次,总是无果。两个前爪也能攀上巨石的顶,可真想把整个身体跨越这块石头不容易,而且两边都是很深的河水,他恐惧着深深的河水,焦虑着跨不过去,一直努力着爬。主人看到它的努力,蹲下身子耐心的等待,时不时拍手呼唤它。只听它大声狂叫,来回急走,还是突破不了这个巨石的障碍。
正跑步前行的我,被这一幕吸引着,调整路线返回跑,继续关注这只大黄狗。跑到它主人那里建议他需要走过去,引领大黄原路退回。狗也很着急。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平时家长陪伴孩子的状态。孩子遇到成长的困惑,出现瓶颈期时,家长只知道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呼喊孩子快点儿跟上来,有时还会指责、抱怨孩子怎么不快点想想办法。殊不知孩子已经在想尽办法很努力了。可他就是突破不了这个“巨石障碍”,孩子很急,很努力,也很担心,恐惧,怕家人撇下她,怕一个人太孤单,怕掉下深水、悬崖,可这时家长与孩子各在各的处境里,努力呼喊、努力挣扎,有连接、有陪伴、有等待、有呼唤、也有担心和支持。
可就是彼此支持不到对方,不能给对方有效的陪伴。为什么呢?因为距离太远了,心更远了。需要近点、再近点,或者是有能力的一方直接走过来,走到对方,在身边陪伴,支持。
假如主人走过来陪伴大黄,引领它原路返回。也许会是另一番经历。或许家长停下催促的脚步,走进孩子的世界,陪伴、支持、引领孩子,孩子会拥有另一番生命的体验。等我再跑回来时,他们已经不见踪影了。
吴哲原创分享201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