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我睡觉的时候突然想去做一件事,于是第二天就开始执行了。
我给部分朋友及同事,当然还有客户编辑了特别用心的拜年信息。花费了一些时间精力,大年三十那天编辑的我两眼昏花精神困顿,但是收到的反馈也是很好的,这个时间花的是值得的,而且所言都是真情实感,也算是把平日里感受到的但是没有说出口的话对当事人表达了一遍而已。
我觉得这个过程还是很有有意义的,朋友看了觉得暖心开心,而我自己又何尝不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写着,自己一边写着一边热泪盈眶。朋友同事也有跟我说看的眼睛一热很感动,突然很想我,客户的回复率也很高,至少也让他们看到了我的用心,不是千篇一律的群发,不是复制粘贴,而是这个特别的祝福是带着亲切的称呼和姓名的。
写之前正好看到一篇文章说的编辑信息三要素,现学现用,效果还挺好。
这些信息也让我释怀了一件事情,其实也是确认证实了一个我已经感悟到的一个事实。
多年前我上初二,有幸得到了当时副县长的支助,家贫呀,得到一个这样的机会在外人是一个好的机会。
我记得当时市里电视台还到学校来采访报道了,学校老师说电视台看见我了,我自己并不知道,我作为一个扶贫的对象上了一次电视台。
其实,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被这样帮助并不会让我更开心,反而它是一种负担和压力。你家里穷才会需要扶贫需要支助,可是正常的家庭又怎么会需要这种特殊的礼遇呢。就是这样一份特殊在一个孩子的心里它就变成了一种压力。
后来因为家庭变故我根本都没有如期上高中,这才让人尴尬,后来复读我又上高中我的支助又恢复了,我当时也没想到。
我上高中后学校可以申请贫困生补助,我申请了,发下来八百块,我前座的男生跟我说你拿了那么多钱,要请客呀。
我当时惊讶的看着他,觉得难堪,也觉得他真是傻透了。这特么贫困补助的钱,你让我请客,你吃的下去我也不好意思这么挥霍呀。
不过,原谅他吧,一个没有体会过贫穷的人是没办法体会我的心情的。
高中的时候支助我的县长来了学校一次,然后老师们也另眼相看我一眼,不明所以的人总以为我有什么特殊关系,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在我心里带给我的困扰。
很抱歉,我受人支持但并没有混出什么名堂来,我连高中毕业都没有混到就选择辍学了。
简直就是落荒而逃。
当时各方压力,内心崩溃,太多的事情是我那个年纪没办法解决处理的,而且我一直有一种压力和自责,我觉得我拿人家钱但是学不好,越想学好就越学不好,否则当时不会崩溃到考卷不交,所有的都是因为当时我面对了太多超负荷的事情,但是我没有一个人可以求助,我不知道该找谁,该信任谁,所以最后我对自己心灰意冷,我觉得我做不好,学不好,考不出像样的学校,干脆早早独立好了。
那时候,我是多么的迫切想独立。
因为花妈妈的血汗钱心里不安,尽管那个年纪父母花钱给我上学是应该的,但是什么是应该呢,我只感觉到罪恶。
拿着别人的助学金然后学不好更是罪过,仿佛读书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别人眼里的期待,而我,注定辜负他人的期待却没办法承认自己做不到。
我高中就已经体验到失眠的滋味了,那时候有一阵子我一直睡不着,后来实在不行了去给自己买安神补脑的口服液,然后跑去药店想开安眠药,被那个医生奇怪的看待。
后来我决定离开了,写了一封信给帮助我的县长然后就离开了。
这么多年我愧疚了很久,这份愧疚感在我心里埋藏了很多年,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后来他也高升了去了南昌市政府工作。
我们后来有联系上,这么多年,还是有联系方式,偶尔也会发句祝福短信。
大年三十,我给他发了一条很长的信息,我告诉了她我当时的心境与我的感谢与愧疚。他跟我说非常感谢我能跟他说这些,其实他对我的帮助不值一提,比起他帮助过的人来说,他说其实也没有帮我什么。说自己年轻时候有个执念就是觉得靠读书改变命运,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苦过,但是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现在刚刚退休。
我很感谢自己这个突然想法和行动。因为我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与过去的一段往事彻底挥手告别。
对于这个结果我不意外,但是很开心。
这个道理我早先一步体悟到了。
我刚到上海上班的时候,我的同事帆帆天天要喝咖啡,每天不是瑞幸就是星巴克,然后给我也带一杯,带了几次我很不好意思,像我自己,偶尔喝一杯还行,星巴克并不是我的日常必备。而她就是普通同事,天天给我带,弄的我挺不好意思,觉得受之有愧,有压力和负担,因为那时候我刚去上海穷的要死,我自己都不喝,但是别人给你买了你总要回请。
这就弄的我有点苦恼,不买不好意思,买吧我觉得对我来说钱有更好的去处。
我开始真的尬在这里了,心情有点小波动,后来我观察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你来我往不能单纯的以物质的价格来衡量的,因为很多时候给的东西价格虽然不对等,但是价值可能是一样的。
比如我肯定不能天天请同事喝星巴克,但是我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予他们价值,拼钱我肯定是输的,但是我还有其他的优势可以补上呀。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来说,天天喝星巴克是奢侈,但是对于同事来说就是日常。所以站在她的角度来说,一杯咖啡对她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顺手的事情,她心里可能丝毫不在意,也没指望你回请,也没想要给你压力,她纯粹就是在顺手的时候想到了你,给你带一杯。
而我,自然也没必要这样折磨自己,绞尽脑汁想怎么还人家人情。能还的地方其实很多,但是最不应该的是拿自己短处去够人家长处。你跟有钱人拼什么钱,应该在其他的地方用点心思。
这个道理用来解释助学金也是一样的。所以我早先明白了这个道理,然后听到我曾经的“金主”的回复,更是确定了这一个事实。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看起来不对等,但其实不合理之间存在的合理的解释。
小时候,父母辈总教我们不要欠人家的,因为你还不起。这种思想长期浸润之下,会让你觉得自己不配,别人的示好你不是感谢可能是害怕,是压力,是天天想着拿了别人的怎么还,这种思想让你拒绝了很多人和事,也错过了很多人和事。
花了好多的时间,走了很长的路,我才明白,推翻了过去那套父辈留下来的道理。人最终需要走出适合自己的路,不要忽视自己的价值,别人对你的好除了他们本身的善良,更重要的是你值得这份好,这份温柔对待的善意。
不必感到抱歉,也不必觉得不好意思。你接受了对方的好,对方其实也得到了他想好的。有能力给予是幸福的,他也得到了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所以,懂得如何自处自洽也是一门一生都值得学习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