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情商课》读书笔记(二)
1.沮丧、痛苦、羞辱、懊悔、空虚,人生苦多于乐,这是事实,没什么好商量,也逃不掉。
人的心力有限,把心力全用来评论小事的好坏,就没力气去在乎少数重要的事了!对错,没有意义重要。
2.不对所有事情做对错评判,满脑子只剩下“应该”与“不应该”的我们,既无法自由感受,也无法开放地思考。少做评判,多思考意义,做情绪的主人。
3.活着是不断失去的过程。失去一个已经适应的状态,就是面对一次人生的变化。这些失去会带来某种不安或震撼,再由这种不安或震撼中渐渐恢复知觉,摸索出接下来的方向,就是生存。
悲伤不负面,悲伤使人理性。
4.生活必须一边失去,一边得到;一边成长,一边迈向死亡。
生命中,总是会有即使舒伯特也无言以对的时候。
5.让自己容易被了解,并不会显得肤浅。
诚实的核心是“面对事情的本质,而不在乎表象”,“说实话”有时说的只是表象,不是本质。
消化情绪最有效的行动是厘清自己的感受。
6.要辨认“恐惧”中隐藏的是必须避开的危险,还是探索未知的机会。而探索未知的机会,来自“恐惧”里的“不安”。
7.感到自卑时,不要只检讨自身的条件,而不检讨别人评价你的标准。那个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的标准,到底是谁定的?为了感受生命而活,自卑是“做自己”的绊脚石。
8.有助于“享受生命”的情绪,都很珍贵。有助于享受生命的,是“乐趣”、“喜悦”、“宁静”、“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