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边散步,望着平静的河水,一成不变和昨日没什么两样。忽然,在不可知之中,从一处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我想到眼前的生活,就像这没有波澜的河水,惊喜好比是漾起的涟漪,只是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傍晚下楼来,地面有微微的湿,灰蒙蒙的天空微飘着细雨,让人几乎感觉不到。返回来时添大了些,才感到是在下雨,一点点的落到头发上,像是虫子在爬。回到屋里,躺在床上,窗外雨声轻微,蹑手蹑脚,似有还无。一时屋里黯了下来,雨声也渐渐大了,密了。很想在这许久没有下雨的傍晚,就这样躺坐在床头听雨。我在想着,那一声声一滴滴雨的分别,想必它们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心事吧。如果不用上班,就这样在听雨中,想想远方的家,或是胡思乱想,就算什么也不想,光听那雨声,有节奏的,不惊不慌,不悲不喜,然后,在雨的点点滴滴声中睡着,进入梦中的家乡,也是很美的吧。
晚上上班时,碰见一个熟人,我们就站在那里聊天,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来,我还是没能领会到他所说的话。说的多是工作有关。
近年来感到,自己连续工作的周期大概只在半年到一年,更久似乎就难以忍耐。在我当前的想法中,最好的生活状态是这样:一年中只工作半年,除一些开销花费外,存一些钱。然后去旅行一次,另外是能够有精力有条件去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
我因此常常想着去那里那里旅行。一想起想去的地方,满脑子行程计划风景,我的心就激越万分。
说起来,一直想去丽江。丽江,是我第一次想出去旅行时就想去的地方,那时觉得远,就改去了别的地方。而今年决心十足的去了更远的拉萨,因远没去丽江?我就想不明白是什么缘故。我也感到奇怪,每次再想要去某个地方旅行时,就想这次是不是丽江?因为那“一米阳光”一直在那里闪耀。然而,一再退却另被取代。我想,是缘分未到吧。
现在旅行必要考虑钱的事,才想到去黄山。黄山和回家的方向相一致。惠城有火车到达黄山,黄山有大巴直通家乡,看来很是方便。所以去丽江又不知何年何月了。
并且去查阅黄山,看相关游记。就感觉如平静河水的心湖掀起了层层的波澜,在春风助拂下一圈一圈地在荡漾。那绝美的风景,干净,纯粹,开阔,轻松,自在。那“红楼”所在的飞来石,那昂然清秀的迎客松,还有惊险云端的鲤鱼背。我一层层想象着自己登上山巅,踏上那片土地时的情景。呀呀,一想到这些,就浑身充血。我一定要去看看!想着想着,身上竟自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激动,兴奋起来。
黄山在安徽境内,到了黄山,想必就能吃上家乡的菜肴了。我想象着那沿街的饭店,都有我爱吃的、久未吃到的各种美味,乡间土菜,一定是好吃又不贵。一想,口水溢满腮间。
我想去黄山呀!还有周边的宏村,西递,桃花潭,婺源也不远。
到时二月去是否适宜呢?会下雪吗?要是逢上下雪也好,许久没有看到大雪了。要真是下雪了,会不会影响景点的游玩?要是羽绒服,那双去拉萨新买的运动鞋带在身边就好了,我又想到天气穿衣上面来。
大概行程是方便的了,可是还得详细攻略。了解说黄山看日出,如果住山顶,一晚得上千,哎呀,我可住不起啊。受金钱的约束,如同樊篱的生活。我就想到,我想去的地方一个一个不断在我的视野展现,就像我想读的书一样,一本牵引出一本。等待我去到达,等待我去捧读。时间呀,金钱啊,我就有一种急迫。仿佛骑在马上,要奔跃燃烧的火棘,唯有加鞭拍打,“驾,驾,驾!”努力向前奔去。
一天,听林清玄散文,了解到林清玄去过屯溪,大概也去过黄山。屯溪,一听这个名字,我就想到那首诗中描绘的“小镇”印象,由此而神往。
因此,我又特别想去台湾。想去林清玄的家乡看看,去他文章中经常提到的淡水,台北,屏东,以及他的家乡台南乡下看看。
一定会的!我想。
哎呀呀,这里也想去,那里也想去。我想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去这些地方?
我也说不上来,想也想不出所以然,就是想去,感觉像是吃饭,出于心中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