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同样有抄袭嫌疑,为何“翻龙劫”成最好的单元?

2000年,《少年包青天》作为胡明凯导演转向内地市场的敲门砖,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尤其是这个题材的选择。

当时的内地市场,悬疑推理类的电视剧集并不多,国人对于悬疑影视作品的创作经验也少,少包的出现,算是填补了悬疑影视这一块的空白。

很快的,这部剧就陷入了抄袭疑云,以至于观众对这部剧有所改观。

只是,作为一部20年前的经典老剧,网友即便不屑于它的“抄袭疑云”,但对这部剧的喜爱度却是有增无减的。

每个单元同样都有抄袭嫌疑,为何大家对“狸猫换太子”(即翻龙劫)这个单元的容忍度和喜爱度却很高,甚至始终认为它是全剧最好的一个单元呢?

01、本土化最明显,原创度最高

有网友细心地在网络上对少包的案子做过一个对比,按照比对,“翻龙劫”的案子,同样有柯南和金田一的痕迹。

只不过,“翻龙劫”的痕迹,被编剧巧妙地用本土化的一些剧情给遮掩住了。

前些天,小兮对这部剧的本土化,原创度做过一些分析。

除了案子是相似的,这部剧的日常剧情,主线和副线的发展,故事跟故事之间的链接,角色人设的塑造等各方面的完成度很高。

也就是说,除了悬疑剧情板块,其他方面的原创度不会太低。

而这一点,尤其以“翻龙劫”最为明显。

作为全剧的最后一个单元,“翻龙劫”的故事走向,和前面的各个单元都有很强的联动性,对角色人设的塑造,也起到了很好的填充作用。

例如,因为前面几个案子的调查,包拯在整个大宋大街小巷的名声日显,让他成了人人口中的“天下第一聪明人”,“第一不畏强权的人”。

这才有了秀珠设局,“找上”包拯,揭开25年前狸猫换太子真相的“自杀局”。

又例如,“隐逸村之谜”中,那块被包拯无意中带走的“襁褓黄布”。

黄布包裹着的,不仅仅是先皇的长子,还有25年前的惊天秘密,这个秘密,顺着时间的推移,在最后的单元里,彻底爆发。

“翻龙劫”里讲述的,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间戏说故事,算是古人在文学创作上脑洞大开的一种故事想象和对大宋宫廷秘史的揣度。

狸猫换太子,最早是出现在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里,后来又被写进明代小说《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等文学作品中。

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以宋朝宫廷为背景的故事,被陆续改编为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歌仔戏、电视剧等。

既是戏说,又经过无数次的改编,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创作度,早已被无限放大。

编剧以这个故事背景,结合国外的一些悬疑推理影视案子,对这个题材进行再创作,无形中,算是弱化了借鉴的部分,强化了本土的部分。

在观众的潜意识里,中国的文化传承中,真就有这么个民间故事,也有这么一个皇帝,能容忍包拯的“肆意妄为”。

小兮在弹幕区,看到过一个搞笑却沉重的评论:灭族已经满足不了你了是吧,要灭国?

这是在包拯指正庞太师,八贤王,刘太后以及宋仁宗四人是“害死”秀珠的时候出现的,虽然有调侃的意思,但也侧面地说明了宋仁宗这个人的“仁”。

同样也佐证了真实历史中,包拯确确实实得到了宋仁宗极为特别的厚待,既是有历史可考,观众对这部分的接受度,也就高了。

02、案子的复杂度程度最高

少包整部剧里,分为7个单元,分别是:名扬天下,血祭坛,隐逸村之谜,殿前扬威,五鼠闹相国,魔法幻影,翻龙劫等。

7个单元里,魔法幻影的案子最简单,存在感也不强;血祭坛和隐逸村之谜最恐怖,算是观众的童年噩梦系列之一;翻龙劫最接近中国的民间戏说文学史,案子也最复杂,观众喜爱度最高。

那么,这个案子,复杂在哪里呢?

在于局中有局,谜中有谜,但查到最后,却发现全都是凶手,又都不是凶手。

纵观少包全剧,几乎所有的凶手,最后都是自杀式身亡的。

扬名天下里,沈良是辽人,他跟被害者(除了小艾),都没多大关系,杀他们,只是为了挑起高丽和大宋之间的仇恨,化解他们结盟的意图。

最后,被包拯识破真相,他是以自杀式的方式了结了这件事的。

血祭坛里,蒙放和常雨杀人,是为了复仇,是当年被灭族的仇恨,这里,多了一个无辜的牺牲者:展俊。

最后,蒙放试图让包拯他们放过常雨,准备一个人赴死的,只是,常雨也没选择活着。

隐逸村之谜中,卓云的报仇之念在他父亲去世后被彻底挑起,除了无辜的李正德,其他人都是死有余辜,真相被查出后,他自杀而死。

殿前扬威里,崔明冲在包拯和公孙策的调查中,露出马尾,甚至对公孙策都动了手,最后,他是在案子的审理过程中自杀的,跟着他而去的,还有庞惜燕。

五鼠闹相国里,衍悔大师是为了阻止事态往下发展,为了保全相国寺的名声自断经脉而死,最后,凶手戒贤为了保全师父的名声和相国寺的名声,一再犯错,最后幡然醒悟,救下锦毛鼠而死,这是以命换命。

魔法幻影里,凶手戚老爹和丫头为复仇而杀彩云天的人,最后戚老爹和彩云天的人落入公孙策设的局里,戚老爹跟彩云天的打斗中,中毒身亡。

翻龙劫里,死了两个人,分别是秀珠和利小刀,秀珠为了引出25年前的真相而死,利小刀为阻止包拯往下查而死。

两者都不是当年的参与者,却为当年的事付出了代价,凶手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物。

李妃对秀珠有一饭之恩,在她命不久矣之际,她正好找到了李妃的儿子,也从传闻中,知道了包拯。

她明白,25年前的案子,敢碰的人不会碰,不敢碰的人也不会碰,所以,想翻案,那等于是推翻了现任皇帝的“名正言顺”。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真相只有一个”的执拗书生(包拯),他会追查到底。

所以,秀珠孤注一掷,以八贤王的命为赌注,设了一个局,目的,当然是引包拯入局,开展调查,揭开真相。

可当包拯兜兜转转,查到了千波殿,查到了李妃,查到了25年前的狸猫换太子这个“传闻”的时候,八贤王却有一瞬的气急败坏。

但他马上就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然后开始忽悠包拯先回去,说想想再给他答案,事实上,是开始他的布局。

八贤王混迹朝堂几十年,十分擅长权衡利弊,当时高丽太子案,包拯查到高丽的崔尚书和郡主有猫腻的时候,他的权衡之术就已经初现端倪。

到了这个案子里,秀珠这个命案,同样有一个最好的背锅侠——郭槐。

郭槐作为太后身边的太监总管,他在后宫中的权利极大,能犯的错太多了,随便给他跟秀珠的死安个理由,只要包拯相信并放弃追查,这件案子就算了结了。

可惜,这个局,包拯只进了一半就抽身而出了。

这时候,利小刀自杀设局,将真凶再次指向郭槐,可惜,还是有不少疑点无法跟之前秀珠的死对应上。

没法子,八贤王只好以身作局,把自己设计成那个“凶手”,避免包拯再往下查。

可包拯何其固执,又何其聪明,他最终还是查到了当年的真相,不顾家国的安稳,也不顾自身的安危,把真相揭发了出来,指出秀珠之死,和4个人都有关系。

证明了秀珠和利小刀都是自杀的,证实了当今皇帝不是原定的太子人选,同样,也佐证了太后和庞太师当年狸猫换太子的过错。

可这4个人,是大宋的最高统治者,谁能对他们做什么?

谁又能让他们为25年前那件事买单?

六子永远只能是六子,他再也成不了储君,做不了皇帝,改不了现实。

03、这个单元在整部剧中的立意最高

“翻龙劫”是全剧主要角色全员出动的一个单元。

除了对每个角色形象的再塑造之外,真正让这个单元变得不同的,是它的立意。

如前面所说,这是一个局中有局,谜中有谜的案子,它的复杂程度,也决定了它主题立意的复杂性。

纵观全剧,“翻龙劫”的立意,其实是最高的,这里面所涉及的,不仅有人心,人性,还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

八贤王在跟包拯对话的时候,曾经几次提到:事情,是可以计算准确的,只有人心,无法计算。

小时候看,也许不懂,可长大后再看,又怎么可能还不懂?

25年前,先皇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想为李妃争取一个上位的机会,可他低估了刘皇后(现在的太后)的野心,低估了庞太师(当年还不是太师)的野心,高估了自己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当事情爆发的时候,先皇连追查的立场都没有,毕竟,庞太师和刘皇后的势力太大,已经屯兵城外,几乎处于被逼宫的处境了。

所以李妃和消失的皇子,成了这件事的牺牲者。

先皇被刘皇后和她的表哥庞太师掣肘一辈子,而他的儿子赵祯,也当了十多年的傀儡皇帝,直到5年前才亲政。

25年前,李妃一个小小善良之举,却温暖了秀珠整整25年,让她到死都不忘报恩,报一饭之恩。

25年后,真相被一步步揭开,谁能想到,利小刀会为了阻止包拯的调查自杀而死?

谁又能想到,八贤王会变成25年前这个案子最无辜的一个,却在25年后,屡次设局,拼了命地“证明”自己才是凶手,甚至愿意死在庞太师的监斩下?

八贤王为什么愿意认罪?

不为别的,只是担心当年的事查出来,会影响大宋江山的安稳,会危及皇帝的正统,会让虎视眈眈的高丽,辽国等蠢蠢欲动,会让百姓自此陷入困境,四面楚歌。

以一人之死,暂时保住大宋的太平,平息百姓的异议,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法子。

擅长权衡利弊的八贤王,面对紧追不舍,不愿放手,死活要挖掘真相的包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行。

可以说,在家国民族大义和自己的性命之间,他选了前者。

为了一个25年前的秘密,刘太后和庞太师杀了太多人了,但人心,是不会满足的,有了包拯这个变故,有了“六子”这个阻碍,他们怎么可能放心?

此时的皇帝,作为当年的无辜者,他却享受了不该属于他的巨大权势20多年,好不容易,他才脱离庞太师的掌控,自己亲政,又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当然,他事先调查了六子,知道六子的作风习惯,不放心把江山交给他是一回事,不愿把江山还给他也是一回事。

不然,也就不会有包拯最后问的那句:如果,他有大智慧,大胸襟,爱民如子,皇上会退位让贤吗?

此时的皇帝的表情,意味深长,但也正因为这个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包拯对于人心,人性的通透和了解。

这是第一次,小兮觉得包拯“长大了”。

结尾

可以说,翻龙劫是整部剧的最高光时刻,主角团好不容易全部集齐,故事也上升到了一个复杂的难度。

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观众可以讨论和发散思路的东西太多,于是这个单元的观赏性也就变得更强。

尤其是六子的结局,表面上看是归隐,可从第二部中,又有一些不可说的暗示,让这个单元,多了许多探讨性。

所以,能成为最好的一个单元,也是无可厚非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194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058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780评论 0 34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88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3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6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7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79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2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9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05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70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6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3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61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9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72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