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结论:“好文”跟“好报”无因果关系,只有相关性。
一个类比:好人有好报?
我在看《延禧攻略》时,觉得富察皇后这个人物太过悲惨。她是圣母一样的人,但下场却非常凄凉、不得善终。原因是什么?因为她人太好了。好到什么人都想骑到她头上或者践踏她的尊严。包括她原来最好的闺蜜苏静好,以及原来长春宫的宫女尔晴。
作为一个好人,一般有什么样的弱点?
我觉得有这么两个:
不敢暴露自己的欲望。
人性有三大基本动力:自恋、攻击性、性。
但作为好人,通常会压抑这三个基本动力。
例如,明明自己很优秀,做了很棒的事情,明明很兴奋,却故作淡定地表示谦虚。明明喜欢一个东西,却违心说自己不喜欢。
关系的粘稠,常活在别人的期望里。
作为好人,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通常是粘稠的。
明明讨厌一个人,却在人家有求于自己时,不敢拒绝。
明明是人家犯的错,是人家的软弱,却为了自己的好人形象,百般包容,无界限地施与帮助。
好人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太享受被别人需要的感觉,结果是,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最后多数过的不是太好。
道理其实很简单:上帝本来告诉每个人,这个世界的资源是足够的,你想要什么东西要告诉我,我来满足你。但是好人,在表达自己需求时,却总是那么的扭扭捏捏,这让上帝怎么满足?
好文不一定有好报
好文之所以不一定有好报,我觉得有好一些原因。
我们以为的好文,别人可能并不觉得是好文。
例如,当我们写出了一篇干货满满的文章时,满心欢喜地发在写作平台,分享到朋友圈,本以为别人也会跟我们一样觉得很好。但结果很可能是:反应平平,无人点评,少人阅读。
为什么?
别忘了,这个世界有一种冷,叫做我妈觉得我冷?
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有一种好文,叫做我觉得这是好文。
一篇文章的好还是不好,常受限于读者的知识背景,以及他在阅读时所处的具体情境。
所以,你认为的好文,在别人眼里很可能是“曲高和寡”。
反而,你看不上的很多肤浅文章,却是有无数人追捧。为什么?因为读者读着有共鸣、有需要、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呀!
好文也需要被别人发现。
最简单的道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再好的文章,没有配合好的分发机制,很难被更多的人看到!
虽然,日后总会有人挖掘到,但是,为什么要等到人家来挖掘?
所以,我很赞同简叔之前在文章中《完成文章冷启动吧,才能更好地被智能分发》的观点。文章中提到,有人提问说简书在实行智能分发后怎么得到平台流量的支持。然后简叔说:
其实很简单,最关键的第一步便是别让你的文章发布后一直是0阅读0评论0喜欢。分享文章到你的朋友圈和微信群吧......
从这个角度而言,好文不一定有好报,其实是个很合理的结果。
成年人阅读的特点
凯叔曾经讲过一个概念,他说成年人内容是商品,儿童内容是工艺品。
因此,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的阅读特点一般是比较功利性的,你只要解决如下问题中的一个,就可以向他们收费:
1、提升某种能力;
2、缓解某种焦虑。
所以,凯叔一针见血地说:
做成年人内容,多元很重要,正确性反而不重要。
当然,代价是:成年人的内容通常难以穿越时间。
我的结论是:“好文有好报”是个理想说辞,如果你认真了,现实可能会让你失望。写好文,不是为了有好报,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为了能丈量自己的成长。至于能不能有好报,谁知道呢?
好文有好报,需要争取
我这里的语境是:这个好报只是指世俗的结果数据,例如,文章的阅读量,给你带来的收益。
我在简书上目前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是11月18日写的《「简书钻」高估还是低估?----简书的尴尬与破局(一)》,截止刚才,已经有将近8000的阅读量。我知道这个阅读量对于那些爆文而言,差别是天跟地。但是,对于我这么一个原来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基本都是两位数、甚至是个位数的小作者而言,我觉得我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
但是,我重点想说的是,为什么我这篇文章会有这个阅读量。我梳理了如下几个原因:
1、我确实很认真的在写这篇文章。
虽然,我这篇文章实际书写的时间也就3个多小时,但是在此之前,我连续几天都在关注简书及简书钻的动态,包括阅读Fountain白皮书及各种作者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灵感也是在阅读了很多的信息后突然萌发的。
2、有其他作者帮我推荐。
我在写完文章后,还没发到微信群,思源碰巧就读了,她除了给我留言鼓励,还帮我转发到微信群,由此吸引了不少人过来阅读。
3、我主动链接了一些作者,请求他们阅读、点赞,包括简叔。
本来我个人不喜欢在写完文章后,私信给不熟悉的人请求阅读。但是,那个当下,我突然头脑发热,想试试这种方式。我当然的想法很简单:哪怕被人拒绝,至少我没有任何的损失,而且,我确实觉得自己写的不差。
然后,结果是:虽然有一些人没有理我,但是更多的人给了我回应,我真的很感激他们。其中简叔除了给我点赞,还给了我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的赞赏,让我非常意外。
4、多个主题主动收录了我的文章。
其实是有了前3步,这第4步才水到渠成。包括到了现在,也陆续有人把我这篇文章收录到相应的专题。这其实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所以,从这个案例来看,“好文有好报”,得自己去争取,而且,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
要写好文,也可写“坏”文
好文当然要写,而且要努力写、持续写。要写自己专业领域的价值文章,写对世事的深刻洞见,写能经得起岁月击打、能穿越时空的文章。
但写文章,不见得非得这个样子。写写“坏”文为什么不可以?
至于这里的“坏”文,实际是个相对概念。我把它理解为是:那些容易暴露人性的基本动力,看着感觉有些世俗、肤浅,但实际上能充分暴露现实、满足多数人需求的文章。
例如:踩热点、抓人眼球的文章,写名人八卦的文章,教人世俗地赚钱、与人打好关系的文章等。
这样的“坏”文章,只要写得足够真诚,就很值得鼓励。因为这样的文章,也是每个人真实需要的东西啊。之所以有人嗤之以鼻,往往只是自己想要而不敢做从而带出来的嫉妒、轻蔑感。
当我们既写好文,又可写“坏”文(哪怕不写,也可以不去做过多地价值判断)的时候,我们至少能明白一点: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非得那么的一板一眼,这个世界除了我们自以为的小世界,其实我们之外的世界还很大很大。
为什么要急着把这个未知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屏蔽掉呢?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