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觉得梦是真的神奇,不是吗?识字很少的母亲对我说,梦是心所想,做梦的人比醉汉难教育。
不仅如此,真的,因为我发现梦也有好歹之分。小时候偶尔活动较多,就会做梦梦到四处找厕所,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你懂的。这个不神奇,神奇的是有时候在梦境里你能实现“飞”的理想。飞过平原也飞过大山,而且可以纵向飞越黄河?注意,不是横向,先飞去传说中的入海口,然后折回身来朝回飞,遗憾的是我从没有记得自己能够飞至并看到黄河发源地。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记住梦。别急,还有更神奇的,有时候,当你正在做着一个你认为很感兴趣有意义的梦的时候,在不该醒的时候突然醒了,看看时间还允许,你可以接着睡,那个梦会继续呢?这不就是现在的电视剧的续集嘛!
那时候,教育是梦,梦是教育。听父亲讲,那时候他正当年,与他的同事们聊教育——就是识字,算术,再算术,识字。教室是破屋,课桌是泥台子……现在想来,“梦”!绝对是梦境!不过,现在想来,没有丝毫因为条件恶劣而留在脑海里有受罪的感觉,真的。
工作后,我也成了教师的一份子,每天一身粉笔末,每天都是上不完的课,没有星期天,不分节假日,可怜的加班补(星期天辅导,节假日也辅导,老师们都几乎是积极地争着上课)。周六周日,若是有空,一定会去学生家里走访,一般都是每学年全班学生走一遍。累是自然的,也可能主要与年轻有关,现在想来,也没有在心里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负面的“倦怠感”。每每和众多老同事们聊天回忆过往,除了留恋美好时光,没有憎恶与不满,最后也是都说奇了怪了。
那时候“较好的物业儿”——家产无非就是摩托车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想都不敢想。梦!直接是梦!再看看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迅猛,从“286”到iPad到手机,从宽带到网络到“互联网+”,从黑白到彩色到“三D打印”,从小黑板到投影仪到录播室,加上信息化教育相关的微课,创客,优课,云平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梦的感觉一下子就涌到脑海中。
身居落后的乡镇单位,数数自己能够学到手的现代化本领,再找找做的能够“捻儿熟的”,不由得又关公耍刀喝醉酒,不怕脸红的感觉就又很容易找到了我(此处省去数个字)……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这句话我经常挂在自己嘴边。可是今天,我觉得分明需要小时候做梦的感觉。可是,已经多长时间已经没有梦并记不住梦了?已经太久太久。听人家专家说,有两种人没有梦。一种是“圣人”无梦,很好理解,咱不是;另一种是“傻子”无梦,看来我是了。
梦与教育,两个很难到一起的词语,今天我通过暮思把它们聚在了一起。一句话,要想感受“生命幸福感”,得找回“教师话语权”。又有人会说你做梦吧!不,我们真的得去做教育追梦人,做个大梦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