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头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学党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美德融入中华儿女血脉联系中,是激发家国情怀,强化文化自信,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法宝”。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共产党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作为党员干部,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学习党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是承载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的重要资源,蕴含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展现革命先辈的可歌可泣的高尚品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党的事业行稳致远的一贯遵循。我们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淬炼思想、锤炼本领,镌刻时代新人烙印。要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积极发声,让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获不获益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尺”,把“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作为一切工作核心去干,充分展示文化历史和文明现实交汇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
讲觉悟,守公德明大德严私德。“德者道之功,仁者德之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同意愿的价值观念体系为内在支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道德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才能使社会主义道德观深入人心、成风化俗,强固凝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社会文明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引领人民群众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注重自身一言一行,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做社会文明建设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重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国家好,每个家庭好。每个家庭家风好,社会文明建设会更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做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当增强政治自觉,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知晓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领会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深刻内涵,切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的“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等规定。要严于律己,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从工作到生活都要终身牢记身份、遵守法纪,不越规不越纪,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