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正确的提高成人学习的速度,这无疑对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而言,简直是一种值得庆幸的一种福利,幸运的是,我们在寻找的路上,一刻不停!
1 适用
本方法来源于对《学习之道》、《刻意练习》等关于成人学习经典书籍的总结和提炼,而这些有关学习的经典书籍,大多是针对成人如何高效学习的,所以,这几个关键步骤及相关的方法、工具,大多适用于成人学习。
2 流程
高效学习系统中三个关键流程包括:
1、构建知识模型。
2、创造联结并加固。
3、压缩知识,搭建知识版图。
具体解释、方法和工具如下:
1、创建知识模型:
通过浏览目录、章节知识点等,自上而下的搭建学习材料的框架,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教材第四章绩效管理为例,
(1)确定学习目标(基于成人学习五大公理)
不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真正的提高自身的能力,设定学习目标时,其实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材料规定的学习目标,另一种是自我导向设定的学习目标,以能力提升为目的的学习目标的设置,完全可以以自我为导向去设置学习目标,但设置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目标时,最好采取围绕规定的学习目标,结合自身能力提升的需要,去设置学习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自我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比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教材第四章绩效管理这个章节中,按照考试要求明确提出了学习目标:
a、知识类学习目标:掌握绩效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与运行方式;掌握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b、技能类学习目标:掌握绩效管理系统结构设计的内容、设计步骤;掌握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的方法。
结合自身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学习目的(提高专业深度操作能力),我自身在考试规定的学习目标的范围之内,结合自身提升专业深度操作能力的需求,将学习目标的范围和内容确定为:
a、初级目标:复述绩效管理系统结构设计流程及构建方法
b、中级目标:撰写绩效管理系统结构设计流程及构建方法学习总结3篇。
c、高级目标:演练绩效管理系统结构设计流程及构建方法3次。
(2)浏览知识要点
a、从目录这一“广角”浏览知识要点
目录就是一本书或一个章节的大的框架,浏览目录,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这本书或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及根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重点区域,但是,由于目录所描述的框架属于作者的思维顺序,所以,以自我为中心的成人学习,应该在浏览目录的基础上,对其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梳理、加工和改造。仍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教材第四章绩效管理为例,书本上目录如下:
虽然绩效管理这个章节的目录较为简单,但是,仍然还是有点凌乱,比如,第一节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与运行,下面共有五个单元,那么这五个单元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但从浏览目录的角度是无法识别和判断的,这就需要进入下个环节。
b、浏览章节知识要点,用逻辑关系建立知识框架联结
同一个章节的知识要点之间一定存在着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大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金字塔式的结构关系,一种是直线式的线性关系。无论是那种关系,都需要通过浏览章节知识要点才能够分析、判断和呈现这种知识框架的联结,仍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教材第四章绩效管理为例,通过浏览章节知识要点,第一节中五个单元呈现线性关系,即以流程串联五个单元,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知识框架,即知识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线性关系或结构关系,都是逻辑关系的呈现形式,而大脑的运作机制,在某一定程度上需要来点刺激,才能更好的发挥将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的功效,这时候就需要让大脑处于发散模式,在逻辑关系结构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有力的新型结构,以实现左脑右脑并用的学习模式。
2、创造联结并加固
通过第一步搭建了知识的结构模型,即知识的框架,而创造联结并加固这个环节,就是在结构模型下面“添砖加瓦”,补充其中的内容。
(1)“砌墙”
知识要点之间多数情况下是散落在一大堆文字中间的,所谓“砌墙”,就是要把这些散落的知识要点从中捡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关系,在结构模型之下编制出一道关系网,具体方法有:
a、找关键词或关键句并标注
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文字,如果出掉副词、形容词等修饰部分,有可能也就是一句话而已,甚至有时候可以在段首或段尾直接找到这句话,把它标注出来,作为关键句子,然后在关键句子中找到关键词,建立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的结构一般包括“主语+谓语+宾语”。
b、在书页留白处总结关键概念
总结是自我理解知识要点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在书页空白处简要总结关键概念以及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即有助于增强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也有助于合理找到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c、编织关键词或句间关系网
对知识要点或关键概念的理解,是编织关键词或句子之间关系的前提,通过以上两个方法,大脑在对知识要点理解的基础之上,基本上会自动启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就需要在神经元之间联结启动的过程中,及时的按照知识要点之间的关系,编织关系网。
(2)“凝固”
无论是对知识要点的理解,还是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结,对大脑而言,都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即形成了大脑的工作记忆(短时记忆),而学习的最终目的自然是形成长期记忆,以便于使用的时候能够随时调用大脑中的知识仓库,所以,就需要给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以及联结留下“凝固”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学习者所要做的就是练习:
a、练习本身就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习”的部分,所以,未经练习的学习,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学习,只能称之为“学”。
b、练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继续修正、优化联结的过程,这也是练习的根本目标,如果练习的过程仅仅是动作的重复,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练习,只能称之为“练”。
c、练习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间隔回想、自我测试、书写要点、画概念导图、多技巧练习、多情景练习、向他人复述,等等。
d、将练习纳入学习计划之中,避免学而不练和过度练习,学而不练就是只学不习,不是学习的正确做法;而过度练习就是在理解了一个关键概念之后,就要适可而止,研究证明,过度练习不仅浪费学习者的时间,而且削弱学习效果。
3、压缩知识搭建知识版图
学习的目标是为了使用所学的知识,前提是得先找个地方把所学的知识存储起来,而要把知识存储起来,就要:
(1)“打包”
所谓“打包”,就是建立所学知识与大脑中已有知识之间的深度联结,建立这种联结的方法就是站在宏观的角度,通过收集背景知识,在发散模式下完成“打包”。
(2)“压缩”
所谓“压缩”,就是对所“打包”内容进一步提炼关键词或句子,进一步创造更加便捷的联结模型,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在大脑中产生更加简洁、但是更加快捷和有效的联结。
(3)“进库”
所谓“进库”,就是要把“压缩”之后的知识版图送入大脑之中的知识“仓库”,并用合适的触动点、适用范围等标识知识版图的位置,并分门别类的进行存储,以便于在需要使用时快速调用。
(4)“巩固”
将知识版本送入大脑中的“知识仓库”之后,并不代表就可以一劳永逸,想在什么时候调用的时候,直接调用就可以了。而应该有计划的检视、应用、完善,以便于这是知识真正的保存在长期记忆的“知识仓库”
3 小结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知识,而要使用知识,就必须把知识先储存在功长期记忆的“仓库”中,以便于随时调用,所以,如果说学习能力是一种个人或组织的竞争力资源,那么,如何将工作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的组织或个体能力,以及保证这种转化的制度、体系、环境,也必将成为组织或个体学习能力的潜能发挥的引火线,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创造团体或个体学习能力及其潜能发挥的平台和空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