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而由我们天津画家董方印在1988年个人创作的[河西新貌]就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河西新貌]工笔兼写意,纵74厘米、横80米。全卷铺陈展卷甚是气势磅礴,观赏从右往左,城外至城内,全景式构图,细腻的工笔,生动细致地描绘了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和丰富的津味儿生活,让观者看得节奏明快。
浩瀚80米的画卷承载着这座城市30年更迭印记,全图疏密有致、起伏有序,人物, 牲畜,房舍、舟车、桥梁,树木、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这样不惜以大量的笔墨,描绘民众市俗生活以及城市进程的史记长卷,这在现代绘画中也是实属罕见的臻品。
画家董方印利用地标建筑、桥梁的高低曲折,引导观者不断转移视点,或仰或俯,成为流动转折的视觉引导。画中的人物大小仅寸许,但是神态毕现,极为生动,就如身临其境屋宇错落、百肆杂陈中,令人目不暇接……
《河西新貌》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它还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为我们提供了天津进程发展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堪称百科全书。展开这幅长卷,尤如见证了30的繁荣与变迁,其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和物质文明的广阔性与多样性,有着文字难以替代的文献史料。
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更是巧妙的在每一街景建筑处,力邀王学仲、赵松涛、刘子庸、宁书伦、曹伯昆等40多位书法大家为画卷原创题诗附文,诗画浑然一体,恰到好处,繁而不杂。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巨细无遗以及于真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令人无法不钦佩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表现力。
一卷《河西新貌》因为艺术家独有的工笔语言表达,串起了30年城市的风云际会。藏品也好,史料也好,或者民俗文化……枕着城市记忆的风尘,沿着时光流转,让我们更加感动天津沧海变桑田的繁荣变迁!1988——2018,回首30年前百废待兴,展望当下绚丽的城市芳华,除了致敬艺术创作,更是为我们这座因时光打磨文化温度的城市,笃实生活相息与艺术文脉的尊重与共鸣。
2018年4月8日.天津水上公园雅闳轩,画家董方印以对天津卫情节眷恋的艺术热忱,盛情款待与你热爱的这座城邂逅翰墨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