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魅力,不同的时段,虽然不大一样,但给世间万物的鼓舞和普遍的热情,不会变。我决心早起,和太阳约会,感受早上第一缕阳光的美好。
多运动有助健康。现在正是大暑天里,一天中适合运动的时间,早晨和傍晚相对是最适宜的。
为了早起,先恢复我正常的睡觉时间,即晚上22:00进入睡眠。
本来,我的习惯是早起。几十年的习惯,很难改变。最近松散的状态,我放任了自己,和当家的男人一样,晚睡晚起。他的习惯,和他的经历有关。我的常态,是我的成长环境和工作需要培养起来的。
我和我的当家男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各自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碰撞中,向平衡趋同,却一直没有达到真正的同频共振。当孩子们到自己的生活中创建新的模式之后,家庭中,我们两个人的习惯差异,又愈加分明。
他轻松地在自己的时段里行走。我试着去用他的时间规律生活。结果,我的身体开始不断地警告我。我必须回到自己的规律中。早起早睡,吃饭时间回到正常。
有一段时间,他按照我的时间规律,和我一起早起,正点用餐,早睡眠。带给他的,却是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睡眠不足,视力下降,身体不适。
我们二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以及双方的不断调整,都没能找到一个可以在同一个频道上,和谐共识的方案。如今,只有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协商中,镶嵌好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求同存异!
我早起,在朝霞映红的天空,和第一缕阳光约会,快乐享受早晨空气里的舒爽清新。运动不宜剧烈,不宜过量。早上伸展筋骨,漫步缓行,唤醒沉睡一夜的躯体各个部位,这是一天美好的开始。我喜欢早上朗诵,吐纳换气。准备早餐,也是快乐的活动。前些年,我本已迁就了他的一年四季,他的老八点起床,晚亥、子交接时入睡的作息规律。那些年,我们家,每天要开饭五到六次,各人在各人的用餐时间填饱肚子。由于我的一场病,破坏了久已习惯的家庭准平衡。在新的调整中,他学着委屈自己,来维持我的健康恢复。
当他实在坚持得困难时,儿子恰好可以陪伴他,21:00之后出门去散步,每天一个多小时的父子交流,渐渐地,他又回到他的正常运行轨道上去。一度的沉默和压抑悄然散去,他重又回到乐观的笑脸。他本就爱说话,好热闹,找回欢声笑语,面容都变化了。一次,我俩外出住旅店,那个旅店老板说他,“看上去很少相”。我不理解“少相”什么意思,百度之后才知道,人家夸他“看上去显得年轻。”我恍然大悟,“少相”和“老相”是一对反义词。人如果乐观积极,健康畅快,会显得更年轻,更有精气神。
到了人生的新阶段,就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夫妻之间,一些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全改变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大概难以改掉自幼养成的个体生命密码。
过了半辈子了,才发现:在原生家庭里培养出来的作息规律,修改了多次之后,还是老家的那套时间安排更适合自己。
我依旧早起,做我能做的。我又见到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又精力充沛起来,心情自然愉悦。
也让他随他的习惯,睡到他的老八点吧!否则,他也吃不消。
拥有阳光,珍惜整天的太阳;拥抱月亮,仰望苍穹桂轮升降;喜欢满天星星的人,也爱惜遍地的灯光。习惯有差异,爱好不一样,可以包容理解彼此,为了共同的方向、整体的力量,保留各自的规律时光!
我选择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也尊重你欣赏三更的明月和满天星象。